正文 第65章 異起(1 / 1)

有人舉報翰林院編修戴世名心中不軌侮滅大清,各部大臣正與皇太子例行朝會,明珠一怔,捋了捋胡須,竟然有人比他還快,他不禁睨了一眼身旁的索額圖,心道,不會是他吧?但除了索額圖他又想不出是誰。

皇太子命宗人府查案,並對戴世名進行審問。

漪冬一天也沒看見皇太子,著小喜子往無逸殿跑了一趟才知道朝中出了事情太子很忙。她記著那天在毓慶的風波,心裏始終在別扭著,索性寫了封信給宮外的純禧公主,邀她入宮敘話。上午送的信,下午就回了,漪冬看信不禁失望,純禧托故不出府,隻在信中問候了漪冬。

這是忽有人來報明珠大人邀她到暢春園一聚,漪冬不知阿瑪找她何事,但知道肯定重要,在毓慶宮礙著太子妃的人多不好敘話,於是她匆忙去了暢春園。

遠遠地就看到明珠在來回踱步,仿佛挺急的樣子。

“阿瑪。”漪冬上前福了福身,明珠又反給她行了禮,她忙扶了明珠起來,問道:“阿瑪有什麼事這麼急著喚我?”

明珠把她拉到亭中,問道:“你知道朝中出了一件大事嗎?”

“聽說了,好像是有人造反。不過女兒有些不大相信啊,是不是有人故意給太子找事?自從前幾年那個朱三太子餘dang事件後再也沒有發生什麼謀逆造反了。”

明珠搖頭,“不是造反。翰林院編修戴名世寫了一本明末曆史《南山集》裏麵有多處對清廷的批評抵毀,現在戴名世被捕已經交給了宗人府,其餘相關之人也正在調查,還會有人入獄。”

**?漪冬當即反應過來,早就聽說過**極其害人,每每事出總會連三帶四牽五掛六斬首多人,影響極大。太子理政期間竟然出了這種事情,處理的好還好,處理不好上會惹怒皇上,下會得罪文人,將來的路就不好走了。

“阿瑪,太子怎麼打算解決這事情啊?”

“我正想讓你去說服一下太子。”

“阿瑪快講。”

“阿瑪其實早就知道戴名世,隻是猶豫著要不要上報,沒曾想有人比阿瑪還快。阿瑪猜定是索額圖指使。這太平盛世唯有**最是震懾人心,他想利用此事為太子立威,但是他忽略了太子與戴名世有舊交,且太子一向敬重文人,他是急功近利,蒙蔽了雙眼。索額圖定要慫恿太子盡快了結此案,等皇上回來已經風平浪靜,但是皇太子念情肯定會猶豫,你就添一把火,讓太子將這案子擱置,等皇上回來再做決斷。”

漪冬的腦子一時轉不過彎來,明珠見狀又補充道:“太子未即大位不能戴上了殺伐文人的罪名,那樣天下士子都會恨他,亂世武治,盛世文治,得罪了文人,江山他還坐得住嗎?而當今聖上除鼇拜平三藩征蒙古收複準噶爾已修成正果,天下人對他是既敬又畏,隻有皇上才能舉得起這柄刀。”說罷,明珠歎了口氣,“太子近些年沉穩了許多,但也保不住在索額圖的慫恿下起了急於立功見績之心。”

“阿瑪您為何不親自說?”

“阿瑪雖有你,但仍不比索額圖與太子的關係深遠親近,不好說而且現在也不能說,隻靠你了。”

漪冬點了點頭,頓覺明珠深明大義,拜了一拜道:“謝謝阿瑪!”

漪冬當天就找機會見太子,胤礽也正在掙紮,漪冬旁敲側擊引他將心中憂慮說了出來,又將阿瑪的話化作自己的當作意見說與他聽。

他沉吟道:“這件事情我派人暗中查了,覺得另有蹊蹺,隻是證據不足,最好的辦法也是拖一拖,等皇阿瑪回來再做最後決斷。”

漪冬這才放心。

日子一天天過去,夏過秋至,秋去冬來,十一月的時候皇上親征凱旋而歸。

但在皇上回來的前三天,京城又發生一件怪事,戴世名的府邸一夜之間被一場大火燒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