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財富始於欲望(2 / 2)

欲望實際就是一種生活目標,一種人生理想。但要滿足賺錢的欲望,往往需要打破自己現在的生活規律,打破眼前的樊籠。麵對這點困難,有的人敢於逾越,而有的人就瞻前顧後、縮手縮腳了。後者觀念陳舊、心態落寞,惟一的心願就是能夠維持住眼前的局麵。事實上,憑他們的學識、能力以及社會經驗,是完全可以來開創一番事業的,但他們就是沒有這樣的熱情,他們覺得眼前的生活就足夠好。這種人,誰能夠指望他們創業賺錢?!

一九九五年,上海文峰國際集團的老板陳浩,帶著二十萬塊錢來到上海,從一個小小的美容店做起,現在他已經在上海擁有了三十多家大型美容院,還擁有自己的生物製藥廠、化妝品廠以及美容美發職業培訓學校,並在全國建了三百多家連鎖加盟店,個人資產超過億元。陳浩有一句話就是:“一個人的夢想有多大,他的事業就會有多大。”可以想像欲望對一個人的推動作用有多大。

因為欲望,而不甘心,而創業,而行動,而成功,這是大多數白手起家的創業者走過的共同道路。絲寶集團的梁亮勝現在擁有十五億的資產,當年的他也不過是一個打工仔。一九八二年,梁亮勝和所在內地工廠的其他四十名工人一道被派往香港工作。在一間不到三十平方米的房子裏,住了三家人,有兩家人各住了一間房,他與太太住客廳,他就從廳裏拉一塊塑料布,留一個過道,他們夫妻兩人隻能擠在沙發上睡。那時,梁亮勝最大的夢想就是想有個住處。

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梁亮勝每天晚都上堅持去上學。在香港的三年時間裏,他係統學習了航運、英語、國際貿易和經濟管理等課程。後來梁亮勝就依靠做國際貿易,向國內販賣檀香木材淘到了第一桶金,再後來,就辦起了絲寶集團。一起與梁亮勝到香港的四十多人現在還是打工仔,因為他們滿足現狀,沒有像梁亮勝那樣具有強烈的成功欲望,所以不管是二十年前,還是二十年後,他們都隻能為別人賺錢。

賺錢要從“心”開始,要賺大錢成為上級別的富豪,你就不能滿足於小富,“小富即安”的心態成就不了大事業,追求更高的目標你要有更大的“野心”。

“野心”會使你財路暢通,對於夢想成為巨富的人來說,野心甚為重要。盛田昭夫,一個尋常的名字,卻是日本電子技術的神人。1946年他創辦東京通訊工業公司(索尼公司的前身)時,就霸氣橫溢,他對合夥人說:“我們的市場不僅僅是日本、亞洲,而是全世界。”為了占領美國市場,他製定了一個10年不贏利的計劃。當他的艱辛努力獲得豐厚的報酬時,他便是第一個實現企業國際化的日本人。

美國鋼鐵大王卡耐基少年時就立下誓言:我將來一定要成為大富豪。卡耐基沒受過什麼教育,曾幹過鍋爐工、記賬員、電報業務辦事員等最低層的工作,除了機敏和勤奮,卡耐基一無所有。卡耐基的心中有一個夢想,那是他在少年時就立下的誓言:賺錢成富翁。在當時美國動蕩及戰亂年代,他的夢想曾被人恥笑,說他是可笑的野心家。但他成功了,登上了美國“鋼鐵大王”的寶座。

卡耐基或許沒有生意人的精明和鑽營,但他總是可以把賺錢的機會抓住。這正是成功的野心家所需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