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心想事成不如心有目標(1 / 2)

一個人若看不到自己的目標,將會有怎樣的結果呢?下麵舉個真實的例子——

1952年7月4日清晨,加利福尼亞海岸籠罩在一片濃霧中。在海岸以西21英裏的卡塔林納島上,一個34歲的女人涉水下到太平洋中,開始向加州海岸遊過去。要是成功了,她就是第一個遊過這個海峽的婦女。這名婦女叫弗羅倫絲·查德威克。在此之前,她是從英法兩邊海岸遊過英吉利海峽的第一位婦女。

那天早晨,海水凍得她身體發麻,霧很大,她幾乎看不到護送她的船隻,時間一小時一小時地過去,千萬人在電視上看著她。有幾次,鯊魚靠近了她,被人開槍嚇跑了……她仍然在遊。在以往這類渡海遊泳中她的最大問題不是疲勞,而是刺骨的水溫。

15個鍾頭之後,她又累又冷。她知道自己不能再遊了,就叫人拉她上船。她的母親和教練在另一條船上,她們都告訴她海岸很近了,叫她不要放棄。但她朝加州海岸望去,除了濃霧什麼也看不到,於是說:“我沒有能力遊到對岸了。”

幾十分鍾之後,人們把她拉上船。又過了幾個鍾頭,她漸漸覺得暖和多了,這時卻開始感到懊悔。事後她對記者說:“說實在的,我不是為自己找借口,如果當時我看見陸地,也許我能堅持下去。”

人們拉她上船的地點,離加州海岸隻有半英裏!令她半途而廢的不是疲勞,也不是寒冷,而是因為她在濃霧中看不到目標。

遊泳天才查德威克也需要看得見目標,才能鼓足幹勁完成她有能力完成的任務。可見,製定可測的目標,對於人們規劃自己的成功具有多麼重要的意義。

人人都想經商賺錢。但人人想並不意味著人人都能成功。

賺錢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用“心想事成”的自慰心理盲目地去追逐錢,那就好比遊龍戲鳳——彼與此都沒著落。明智的經營者對“賺錢”的認知充滿著理性。他們要麼不幹,要麼製定目標,根據目標再製定策略,在策略中又有細小的定性目標。這樣,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有章可循。

賺錢不是鬧著玩的,也不能為了和誰嘔氣,更不能憑空想像就有錢來光顧。沒有目標,心裏空蕩蕩的沒譜沒數,任何一種衝擊都有可能導致你的氣餒。

沒有目標,就像猴子掰玉米一樣,一隻還沒掰完就丟掉又去掰第二隻,最後隻能一隻也掰不成。

賺錢是要時間的。如果沒有持之以恒的態度,東一拐杖西一榔頭,最後是費了力氣又難有收獲的。若是在成功之前不能一如既往,全力以赴,也會前功盡棄。所以,一旦打定主意,認定目標,就不能三心二意,一定要堅持到底,雖遇挫折也不回頭,才能達到既定的賺錢目標。

認定了自己所做的是對的,是自己的興趣所在,就要不顧一切地朝既定的目標努力。或許,你走向目標的路還很長很長,根本不知道何年何月會成功,但能堅定自己的信念,那麼,你現在的任務就是做!做!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