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頂商人胡雪岩有句名言:“立誌在我,成事在人。”這跟帶有宿命論色彩的“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有本質的差別,一個成功的商人必然要有“立誌在我,成事在人”的大自信。胡雪岩正是具備了這種非凡的自信。
胡雪岩創辦阜康錢莊,從外部環境來說,當時由於太平天國起義,國家正處於戰亂之中,而且太平天國活動的主要區域,也正是長江中下遊地區的東南一帶。而當時國內的金融業主要還是山西“票號”天下,在東南地區後起的寧紹幫、鎮江幫經營的錢莊業,無論業務經營範圍,還是在商界的影響,都遠遜於山西票號。
從自身條件看,胡雪岩此時除了在錢莊學徒的經驗外,實際上是一無所有。但他踏入商界之初第一件為自己考慮的事情就是創辦自己的錢莊——即使此時還是兩手空空,也要熱熱鬧鬧先把招牌打出去。此時的胡雪岩所憑藉的也就是他的那份大自信。他相信就憑自己錢莊學徒的經驗,憑自己對於世事人情的了解,憑自己精到的眼光和過人的手腕,當然也憑借已入官場可做靠山的王有齡的幫助,他足以支撐起一個一流的,可以與山西票號分庭抗禮的錢莊。就憑著這股子自信,他開錢莊的願望實現了。
在他的生意麵臨徹底倒閉的最危急時刻,他也決不肯做坑害客戶隱匿私產“拆爛汙”的事情。他相信自己雖敗不倒。胡雪岩曾經豪邁地說過:“我是一雙空手起來的,到頭來仍舊一雙空手,不輸啥!不僅不輸,吃過、用過、闊過,都是賺頭。隻要我不死,我照樣一雙空手再翻過來。”這更是一種能成大事者的大自信!
一個大成功者必須具有這樣的大自信。
麵對滾雪球一樣滾大的中國富豪群體,我們不能隻是羨慕,隻是眼紅,而應該深思:為什麼他們能夠富起來,而我們卻還在貧困線上掙紮呢?像當年陳勝、吳廣所說的:“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今天我們也不禁要提出類似的疑問:“發財致富寧有種乎?”
大家都生活在同一時代,看到的聽到的都是一樣的事物,機會也一樣地擺在我們麵前,為什麼在財富上卻截然不同呢?不是他們有特殊的本領,也不是他們有特殊的家庭背景,相反,他們基本上都是白手起家的。多的靠一兩千元起家,少的隻有幾十元。許多人致富之前甚至比我們的條件更差,隻不過他們比我們先行了一步。過去有過去賺錢的機會,現在有現在賺錢的途徑。實際上,隨著科技的進步與經濟的發展,我們未來賺錢的機會更多。對此,我們完全應該充滿自信。正如中國首富,新希望集團總裁劉永好認為,隻要有勇氣投入到新的生存方式中去,就可以顯著地改善自己的收入狀況。
43歲的黃培源,是美國加州伯克利大學企業管理博士,擔任過研究所教授、所長,曾經任職於美國與台灣多家金融機構,做金融、財務顧問十多年,現在是一家上市公司的總經理。由他撰寫的《理財聖經》,銷售量超過20萬冊,躍居台灣1997年出版物暢銷排行榜上的冠軍,他也隨之一炮而紅,成為理財谘詢的熱門人物。他認為,隻要理財得當,人人都可成為百萬千萬甚至億元富翁。
這不是畫餅充饑,不是望梅止渴。充分的自信和堅忍不拔的意誌,是事業取得成功的一個重要條件。俗話說:“這個世界是由自信心創造出來的。”可見,樹立堅定自信心對一個人成功的重要性。生活在機遇和挑戰無處不在的21世紀的今天,欲有所作為,有所建樹,堅定的自信心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當然,我們並不能以為隻要有了自信就一定能夠成功,有大自信就必定有大成功。能不能真正獲得成功,確實還需要許多方麵的條件,比如主體是否真正具備能成就大功的能力,比如是否具備某種必不可少的成就一番事業的客觀情勢,也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天時、地利、人和。但是,不可否認,有沒有相信自己能夠成就一番事業的自信,無論如何也是一個人能否成就一番事業的必不可少的前提條件。
自信方能自強。能自信,才能有知難而進的鬥士勇氣,才能有臨淵不驚、臨危不懼的英雄本色。說到底,一個人的自信心,實際上是他能為某個高遠的人生目標奮力拚搏的內在支撐。
成功的大商人在掌控商道的過程中,都是欲望強烈十分自信的人,都是靠實力證明自己的才能。一個人活在世上,就是要在主要場合顯得自信,才能讓人佩服。的確,人有大自信才會有大誌向,才可能有大成功。這是一個方麵。與此相聯係的,除立誌自信之外,還要有認準方向就不避艱難、鍥而不舍地幹下去的決心和毅力。換句話說,也就是做事要有恒心,要有韌性。任何事要麼不做,一旦看準了,決定做了,就一定要堅持下去,一定要做出個樣子來。這也是一個渴望有大成功的人必備的素質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