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句古話叫“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它告誡人們要愛惜光陰,不要虛度年華。唐朝李肇的《國史補》有這樣一個故事:
在崎嶇不平的山間小道上,一輛載著瓦甕的馱車打滑不前,使得後麵幾十輛貨車受阻。這些貨車必須在半小時內趕到前方一座小鎮。否則,一筆生意就要“泡湯”。因此,大家都十分著急,這時,貨主劉頗上前打問:“車上的瓦甕值多少錢?”答道:“八千錢。”劉頗略加思索,便叫隨從給瓦甕主如數付了款,然後和眾人一起,將瓦甕全部推下了山崖,使幾十輛貨車得以順利通過。
劉頗摔甕的故事啟示人們:做生意必須有強烈的時間觀念,必須懂得時間勝過金錢。
對時間有最強烈的敏感,以及對時間有最深刻的認識,恐怕非猶太商人莫屬了。在猶太商人看來,金錢確實很重要。但金錢失去了,還可以找回來,而時間一去就不複返了。時間遠比金錢昂貴,這是由時間的一維性與不可重複性決定的。
在生意往來中,猶太商人總在思考如何安排和駕馭時間,如何在有限的時間裏,創造最高最豐厚的利潤。上帝給每個人的時間都是均等的,有人在有限的時間裏創造了無限的生命價值,而有人卻失去了人生價值的平衡。在神與猶太人的契約中曾說:“人如不去享受神賦予的快樂,將是一種罪惡;但如果過分享樂,也是一種罪惡。真正懂得珍惜時間的人,就知道珍惜生命,善待人生,享受生活”。
猶太商人一向將時間看為商品,“勿浪費時間”是猶太生意經中的格言之一。在每天8小時的工作中,他們是以每分鍾多少錢來計算收益的,浪費時間就等於浪費他們的商品,也等於是浪費他們的資源和金錢。因而,猶太老板在為員工支付薪水時,是依小時計算的。拜訪猶太商人之前,一定要預約,而他們在會談時十分守時,絕不會拖延時間。
在猶太商人的意識中,要是有人在浪費自己的時間,那絕對是在謀害自己的生命,偷走自己的財富。這並不是危言聳聽。
索尼公司的大老板盛田昭夫不僅是一位企業家,還是一名出色的科研人才。他對電器很在行,而且很有一套抓科研的辦法,在摸清市場行情之後,他組織人馬搶先研製出了一台家用錄像機。他本以為這台錄像機可以給他帶來滾滾財源,卻沒有想一下栽在老謀深算的鬆下幸之助手裏。
盛田昭夫研製出家用錄像機之後,很想找到一個夥伴聯手,使他的錄像機能夠一下子進入所有的家用電器商店。這樣一來,其他廠家也就隻好按他開拓的路子走,他自然也就能控製局勢大發其財了。盛田昭夫選中了赫赫有名的鬆下電器公司,派人把錄像機搬到鬆下總部,並要求麵見鬆下幸之助本人。
其時,鬆下是世界上頭號家用電器生產廠家,他們已經看出錄像機是當前最有前途的產品,因此也投入了許多心血加以研製,卻沒想到索尼搶先了一步。這讓鬆下及其部下感到傷心和失望。當索尼公司將產品送上門並邀請合作時,老謀深算的鬆下心生一計,決定采取補救措施。他一方麵聲稱有事,避而不見盛田昭夫,隻讓他等候回音,另一方麵又督促手下人趕快加緊攻關。
盛田昭夫左等右等沒有答複,開始意識到事情有些不妙了。他在最後一次求見不得的情況下,果斷地向外界公布了錄像機研製成功的消息。這一消息果然引起了外界的轟動。但令人遺憾的是,鬆下集團也幾乎同時公布了與索尼不同型號的錄像機研製成功的信息,並憑著自己的強大銷售力量,大量地推出了自己的產品,迅速占領了市場,在競爭中領先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