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是市場消費者的主體,這句話不用印證也會得到大多數人的認同。你隻要在商場裏駐足一個小時便會發現,在鏡子麵前試來試去不厭其煩的都是女人。喜歡逛街和買東西是女人的天性。
女人享樂的同時,既喜歡把自己保養得青春煥發,又喜歡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她們這樣做其實不光是為了給自己看,更重要的是給別人看,尤其是給男人看。滿足虛榮的同時,女人知道這樣才能迷住男人。
男人是這個世界的中心,女人又是男人的中心,誰圍繞中心的中心做文章,誰肯定會一本萬利。
有人以為女人喜歡去逛街,看到喜歡的東西必買無疑,而上網購物的形式隻有懶得逛街的男人才熱衷。然而美國的一項調查資料表明:隻要是購物,無論在哪裏,都絕對是女人占上風的。在2001年新年假期,上網購物的女性人數首次超過了男性,所占比例達到58%。調查還顯示,女性網民對上網購物的評價高於男性:有37%的女性稱她們非常喜歡上網購物;男性方麵,這一比例僅為17%。有29%的男性稱,他們一點也不喜歡上網購物;但女性方麵,這一比例僅為15%。如果你是商家,這段數據肯定讓你喜笑顏開了,盯住女人,在哪裏她們都有把錢扔進你的口袋的可能。
在那些富麗堂皇的高級商場裏,那些昂貴的鑽石、豪華的禮服、項鏈、戒指、香水、手提包……無一不是等待著女性顧客的。普通百貨公司甚至超級市場所展賣的各種商品,也是女性產品占絕對統治地位,而且隻有女人才關心品牌和新款,商場裏的新東西總先打動女人的心。
現代女人的經濟獨立了,更造就了商人賺女人錢的契機。且不說日常用品,就是好多男式商品的設計包裝也著重取悅女人的審美眼光,因為女人經常代替男士購買或者在購買過程中起決策作用。聰明的商人常能瞄準這一點,在賺錢上從不輕視女人的作用,從而贏得巨利。
讓我們看看日本“日伊百貨公司”的發跡史吧!
大木良雄是個頭腦靈活的日本青年,善於變通,不墨守成規,他先在某公司當職員,後來自立門戶,創辦了一家“日伊百貨公司”。
公司開張後,大木良雄經過數天的仔細觀察,發現了兩大特點:一是每天來購物的顧客中有80%是女人,男人則多半是陪著女人來的;二是白天來的大部分是家庭主婦,下午5點半以後,來光顧的多是下班的小姐們。由此,大木良雄認為:家庭主婦和職業婦女在購物傾向上有很大的不同,按原先那種一視同仁的經營方法,很難達到最佳效果,必須根據顧客的變化而變化。那麼,該怎麼變呢?經過幾天的冥思苦想之後,他終於有了一個兩全齊美的辦法,他相信這個辦法完全能使公司由小做大,並有所成就。
首先,他按時間差異來陳列商品,白天他擺上婦女用的衣料、廚房用品、手工藝品等。一過下午5點半,就將年輕的、充滿青春氣息的氛圍帶進店裏,使店內氣氛搖身一變來迎合年輕人。內衣、迷你裙等,都是年輕人喜歡的大膽款式和花樣,凡是年輕小姐需要的,可說是應有盡有,光是襪子就有數十種花色。大木良雄更是知道哪些是吸引年輕人購買欲望的“欲望商品”,便把其他商品統統收起來,以便給“欲望商品”騰出位置。
其次,大木良雄又積極開展市場調查。顧客們向調查員這麼說:“買高級衣料我們就去別的百貨店,買襪子我們就去日伊。”顧客們的反應使大木良雄更加自信,針對顧客的需求,他竭盡全力來推銷襪子,並盡可能地降低售價,別的商店一雙賣250日元的襪子,他使用大量進貨的方式買進,然後,以200日元的價格廉價出售。襪子的種類也盡可能多,使顧客的選擇餘地更大,即使最挑剔的顧客也能在日伊買到中意的襪子。這種做法果然成功,兩個月後襪子的銷售額便增至以前的5倍多。
襪子的推銷政策成功後,他又開始賣高級的外國產品,這對提高店鋪的品位很重要。
當然,大木良雄的主要著眼點還是價格適中的商品。不過,除了襪子之外,還有什麼可以大力擴銷的呢?於是他繼續觀察5點以後的顧客,發現這時候的顧客人數多,一小時的銷售額就相當於日間一小時的2倍,尤其是服裝的銷路最佳,於是他就傾其全力來銷售年輕女性用的流行服裝,而且還全天供應;照明設備的光線和窗簾的設計也對吸引顧客有很大的作用,在這兩個方麵他都下過一番功夫。
自此,日伊的流行商品比別家便宜的消息不脛而走,吸引了成千上萬的新顧客,如潮的客流使大木良雄在半年後又設立了6家分店,3年後他的分店遍布全國,共有108家。他的由小及大的想法得以實現。
大木良雄也成了日本名符其實的零售業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