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水落石出(2 / 2)

先前蘇晟被關在宮裏,府裏沒一點信兒,所以才把府裏的人都急壞了,這會兒回了,便依次去看了奶奶,老壽公二爺爺他們。當他們的麵,多餘的話自是不會多說的,隻報喜不報憂,說星兒病情的好轉,讓長輩們聽了安心便好。見蘇晟也就是東走走西串串,聽了一天家長裏短的,跟著他的兩個侍衛也不免有些鬆懈了下來。

第二日一早下人們已備好了馬車,除了些下人,蘇府中人一並出發去清山給蘇老爺上墳。途徑縣郊蘇晟忽然抬起頭掀開簾子來,曇姐與他在同一輛車,也知道他所想,便幫他扶住簾子,問:“要停下來嗎?”

坐在一旁的兩個侍衛並不知道內情,沉默著對視了一眼。

蘇晟搖了搖頭,靜靜看著那一片川七田中母親的墓地在馬車的小窗外經過,然後他又看那兩畝地邊靠山臨水的空地,腦海中憑空繪出了一間小草廬。草廬邊搭著細細的竹架子,鬱鬱蔥蔥的爬藤間掛著些許形狀姣好的絲瓜,旁邊散養著幾隻雞,幾隻鴨,幾頭驢。

[還有我的馬。]

記憶太深刻,季桃花的這一句,就好像響起在耳邊一般真實,蘇晟的眼神又是黯了。心弦亂了,那一匹馬兒如何也添不上去了,想象便也自此破滅了。

“娘臨走的時候……”蘇晟忽然開口。

“嗯?”

“她交代我,要心存善念,行善事。她說,天道輪回,自有報答。”

“……我好像做了許多的善事……可為什麼老天要給我這樣的結果。”蘇晟這一句並不是抱怨,而是真的有些困惑了。他真的不明白,難道他做過什麼陰損的事,隻配得到這樣的結果嗎?

曇姐聽出了他仍為季宇軒的死感傷,放下簾子來,撫著他的背歎氣,安慰道:“……冥冥之中自有注定。天意安排……並非我們凡夫俗子可以看透。晟兒,路還很長,今天這一段,還稱不上‘結果’。”

蘇晟不說話了。

沉默中車隊到了清山腳下,蘇府人陸陸續續下了馬車來,浩浩蕩蕩幾十號人,正巧山路上有幾個早起的樵夫下山,遠遠看見蘇府的人,忽然快步跑了下來。

“是蘇大人!”“真是蘇大人!”

三四個麵生的樵夫搓著手站在一旁,興奮的看著人群中的蘇晟,蘇晟並不認得他倆,一臉的困惑:“幾位是?”

“嗨!”一個膽大些的樵夫笑著把一旁年紀大些憨厚臉的樵夫推了出來,“蘇大人貴人多忘事,可這吳大伯您總記得,是您帶人從石窟裏救回來的啊!”

蘇晟恍然大悟,出於禮貌,終於也微微笑了笑:“原來如此,聽說那時我困在山上,還多虧了你們村裏人仗義相救。也沒機會道一聲謝。謝謝你們。”

“說得哪裏話,是蘇大人有恩於我們,後來,村裏也有其他人不小心困在了那,不過咱幾個都有了經驗,也都把人救了回來。不是您見多識廣,咱們哪能知道那些?慢會隻當山裏鬧鬼,白讓人送了性命。”

聽到這,蘇晟有些不解:“去往後山的路不是被朝廷封死了麼?怎麼還會有人困在石窟?”

“大路是封死了。可村裏人山路都熟啊,從這上山,半道上有個小道,從那進去,走上坡,有一片杏花樹,那裏麵有個妃子陵,過了妃子陵一直繞山走,就到後山石窟了。”

蘇晟愣了一愣,半晌,忽然喃喃道:“原來……原來如此。”一句話說的木然,句末卻竟帶有些嘲諷的笑意。清山出沒的白衣妖怪,村名受困的後山石窟,亂人心智的火硝石。他終於明白了。杏花君之所以忌憚他追尋此事,正是因為他一直都知道真相。

蘇老爺出殯前,蘇晟和二爺爺上山看地,在途中的山神廟是他與杏花君的第一次相遇,那時電閃雷鳴間,看見杏花君一身勝雪,他的第一個念頭也是妖。之後他與曇姐去了廬州,回來的途中便得知陛下駕崩的消息,當時他與朝廷之事離得太遠,也壓根不認識杏花君,便根本沒有尋思過這兩件事之間的關係。之後就更為可笑,他和劉府大鬧一場,把後山石窟上報朝廷,卻換來了封鎖後山的旨意。他相信了皇帝封鎖後山是為了母妃陵墓的清靜,可他覺得不公,跑去後山,又一次撞見了杏花君。之後,杏花君不僅幾次三番出現在妃子陵附近,甚至派林大人親自去落實後山的封鎖,難道不正是他做賊心虛的體現?

陛下駕崩的那段時間事情是如此緊密的發生了。蘇晟回想起那一幕幕,他竟是杏花君行凶路上每一步的見證,可當時的他為府中事所累,還險些在冤獄中送了命,哪裏有空去想先帝之死?

一句話,他那時滿手都是鑰匙,但心裏並沒有鎖。不知道杏花君看他後來沒頭蒼蠅一般瞎轉,百思不得其解的模樣,是不是早已笑掉大牙了。

曇姐見他神情悲戚得很,卻唯獨嘴角帶著一絲笑,不安的在旁問:“晟兒,你還好吧?”

蘇晟點頭:“好……最後的最後,終於全明白了。自然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