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2 / 3)

母女倆去超市像采購年貨似的買了需要的和不需要的所有。母親破天荒的開灶做飯,她想給女兒做頓飯,一頓企圖化解遠非成長過程中不計其數頓的飯,能喚醒女兒童年的飯菜,那時的袁非還是個“小不點”。作為母親的她錯過太多,她不想再錯過今天,緊緊抓住好好把握母女倆一起吃飯的機會。她讓女兒坐在小客廳的沙發上吃給她買的果凍,那是袁非小時候的最愛。自己開始了一種不想停下來的忙碌,她想做一樣菜,一樣能讓袁非回到她沒有離開時那樣的可愛,能讓她能彌補所有過錯的菜,可是她手裏沒有這樣的一張菜譜。她燒製了袁非最喜歡吃的幾樣小菜,母女倆圍在一張方寸小的桌子上,幾樣菜也足夠占滿了桌子的麵積。

袁非最喜歡吃的就是母親燒的菜。她無師自通的做菜都是仿照母親。最好的嚐味師就是父親,他會告訴袁非她每做一樣菜和母親燒製的每一項區別,火候大小、鹽或多或少,調料增減。一開始父親直搖頭,慢慢的父親開始說很像、很像,那就是終極的肯定。她做這樣的菜,就像是吃到母親做的菜一樣。父女倆有時會異口同聲的做出同樣的判斷。袁非今天再次吃到母親的親手烹飪,她想的最多的是如果父親能在一起多好,這樣就能組成一個合格的家庭。自己多麼的期盼能滿足這樣奢侈的願望。可是這樣的願望隻能埋在心底,記得上大學那時母親來看她,她小心的提起,母親會很不高興,會責備她。

母親問女兒畢業的計劃。袁非說想來北京試試。母親說何不留在天津,你父親的能同學就是天津漢沽醫院的副院長,可以推薦你去。

其實她想說北京是個讓人永遠離家越來越遠的地方,看起來在這裏能找到夢想的源頭的海市蜃樓,可是伴隨的卻沒有那般光鮮和美好,掙紮和疲憊始終會伴你左右。她還想讓女兒留在天津的原因是能讓父女能夠在一起。不要讓他父親最愛的兩個女人一次又一次的傷害他。自己已經踏上了一條不能回去的路。勸說女兒留在他身邊似乎是一種羞於言說的彌補。然而塗燕的心裏沒有這麼多,她來北京從最初的想和母親在一起到如今想陪伴在塗燕左右。母親的勸說她隻是聽進去,但對結論卻無實質性的影響。可是塗燕左搖右擺的態度讓她無法捉摸。有時她能捕捉她細微的熱量,足可以讓她抵禦這冬的寒冷。有時卻冰冷的讓她不敢觸摸。母愛自然不可或缺,可這種情感多久沒有陪伴過她,雖然這種情感具有自然屬性,但她已然對這種情感識別產生某種障礙。但自己自發的情感屬於自己,不受支配,既富有個性又擁有自由。那就是維係在塗燕身上的這種情感,或許能夠稱之為愛情。她不覺得自己是神經兮兮的同性戀者,她覺得這種情感沒有那麼庸俗不堪,是正常不過的在自己身上發生的。是自己的選擇,確定不移的。可確定不移隻是自己單方麵的,塗燕沒有。但這隻是她的呼喚和期望。隻要塗燕還接納自己,自己就能靜靜的,等待大地冰融、春暖花開。

已經快一周了,除了自己到母親這裏後自己發給塗燕的信息外。她再沒有給自己任何哪怕一句無關緊要的問候。袁非補充了足夠的母愛,她想塗燕獨自一人,用不可調和的態度生活,她帶給她的生活氣息估計早就了無蹤影了。她猶豫了一整天也不知道和塗燕說什麼好,想各種借口和措辭,但最後形成的卻是一句,“你看我什麼時間回去拿下東西”?,塗燕的回複倒是迅速而簡潔,“什麼時間都好呀,沒關係的。”沒有結論也沒有暗示。塗燕又懊惱自己的表述是否太晦澀難懂。一時語塞不知道該如何是好。母親還在勸說,這時的她似乎開始搖擺不定,找不到自己留下來的明燈,遠遠的看著還不如後退幾步再來審視。但她還是沒有明確的表明自己的心跡,她還想回去看看塗燕,想在塗燕跟前來決定。在她跟前所有的決定都可能是發自內心的不帶思考的決定。當她敲門進去後,塗燕和自己走時的色彩有些不同。她想讓塗燕幫自己參謀下畢業的打算以及母親的想法,塗燕有些猶豫,想了片刻說,“選擇自己的內心,不要被外在左右。”又是不帶感情色彩的理性分析。袁非陷入這樣思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