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1 / 3)

再次,學習者發而為文的形式是多樣的,如論文、筆談、對話等等,但河南大學女性文學博士課程學習成果的顯現形式特別重視對話形式或者對話形式的變體——筆談的形式。對話看似是一種文體形式,但其實並不盡然。在對話之中,個人主體性及個體生命的“在場得以極大的實現,但這種實現又是在與其他的個體的“理解”“交流中實現的這樣的一種新型的主體間性關係,誠如柏林科學院院士密特爾施特拉斯所說,是“現代人的真正範例。於是,學習範式所強調的對“人”的“去蔽與“敞亮”,在內容與形式上得到了高度的有機統一。“文學研究方法論引論”是最能體現河南大學女性文學研究學科教學範式特征的一門課。這門課每年都要開設且很被博士生們看重。劉思謙等人著的《文學研究:理論方法與實踐》,就是1999-2003年,曆時四年有二十多位博士生參加的這門課程的教學成果的集中展示。這門課程內容涉及敘事學、解釋學、原型批評、結構和解構批評、女性批評、新曆史主義等等,其方式包括對理論的梳理、理論與當前批評實踐的結合、理論對學術構建如博士論文寫作的貢獻與實現等等。“方法論”,看似在手段、技術、工具、形式層麵,其實乃是通過不同的途徑,對人之存在真義給以新的探究與揭示。遙想五四時代,思想革命,對人的新的解讀,居然也是首開於“文白”這文字形式之爭,也是率先從詩、小說的新的表現形式開始。要而言之,方法論已然隱含價值論於其中,而價值隻有因為“人”的存在才能得以形成。因之,通過對女性批評方法的研討,研究者們找到了一向處於被“遮蔽”與“缺席”的女性的存在形態,找到了這被“遮蔽”與“缺席”的成因,諸如以政治的階級的民族的話語取代了女性個體的言說,諸如臣服於男性對女性話語修改霸權的女性的“二度模擬”寫作等等。因之,通過對新曆史主義的研討,學習者們找到了一向在曆史話語中“失蹤”了的“個人”,並對這種“失蹤”的原因作了有說服力的說明,那就是“宏大敘事”的“文本”的“曆史”成為了“曆史”的“文本”,那就是在對曆史運行規律的價值認可中,把鮮活的人的血肉之軀變成了“空洞的能指”。正是因為價值論的“燭照”,方法論才得以成為“意義的存在”,成為“灰姑娘”的“水晶鞋”。

不用多說,文學研究的新方法自然是全部來自於西方。自中國步入現代化進程之後,麵對處於強勢的西方,“影響的焦慮”就成為了一個揮之不去的“夢魘”。在這方麵,我們通過《文學研究:理論方法與實踐》看到了河南大學女性文學研究學科在教學中所表現出的一種“大氣”:那就是去掉“民族”的“眼障”,用人與人平等的姿態理清其產生的理路,又取其所長解決自己所麵對的“問題”。來自於西方的文學研究的新方法,固然是西方自己精神曆程中的產物,但誠如劉思謙老師所說:“為什麼非要把人類思想成果按照其作者的國籍畫地為牢地分割成東方/西方、亞洲/歐洲呢?人的精神創造成果有國籍嗎?或者說,這樣的國籍有那麼重要嗎?”正是立足在“人”這樣的高度上,在其他地方常常出現的關於東西方的民族之爭,不論是炫西方之技以耀人的“媚態”,還是在對西方振振有詞的指責中顯示的“正氣”,在河南大學的女性文學研究教學中,就都成為了“偽問題”而不再值得一提。這樣的一種價值姿態,對於今天如何以一種“人”的“大胸懷”,立足於全球化的浪潮中,是頗值得給以重視的。

也正是由於這樣的一種價值姿態,河南大學女性文學教學能夠避免將西方的“問題”視為自己的“問題”,避免用西方的理論肢解自己的實際,從而成功地借用“他人之火”“煮自己的肉”。即以《文學研究:理論方法與實踐》一書中對西方女性批評方法的借鑒為例,作者就能夠正確地麵對西方女權運動的著名口號:“個人的就是政治的”。認為“個人與個人不同,政治與政治也不同……就我國女性個人的政治經驗與性別經驗而言,我們有的是政治權力與金錢合謀向性領域的滲透、侵襲、控製的經驗,有的是將個人的性生活、私生活趨同於政治生活政治權力的經驗,有的是把個人鬥爭歸結為政治鬥爭,以政治鬥爭的方式來解決個人關係中的矛盾的經驗。把‘個人的就是政治的’”“脫離開特定的語境而移植到我國的文學批評中更是不倫不類”。

第三,堅實的女性文學研究學科學術資料與文獻建設。自1990年代的學術轉型始,中國現當代文學學界越來越重視學術資料及原始文獻的建設,重視學術資料與原始文獻在學術研究、學科發展中的重要意義,這對學科的成熟與理論突破的意義非常。十分可喜的是,河南大學女性研究學科在1980年代就已經卓有成效地進行了本學科的學術資料與原始文獻的建設。文學院資料室謝玉娥老師每月一次的“中國女性文學研究篇目輯錄”,窮及所有的中國女性文學研究成果,不僅及時地向國內外的女性文學研究者提供了當前的女性文學研究的學術信息,而且,為日後的女性文學研究者提供了翔實的曆史資料。這一工作日複一日年複一年地進行,從而使“文革”結束之後的女性文學研究曆程曆曆在目清晰可辨。女性文學研究資料長編巨型工具書《女性文學研究與批評論著目錄總彙1978-2004》,則是河南大學女性文學研究學科在本學科學術資料與文獻資料建設中的集大成者。據統計,全書共收入女性文學研究的專著目錄八百餘條,文章目錄二萬六千多條,其中現、當代暨港、澳、台和海外華人女性文學研究專著就達五百來部。女性研究學科學術資料積累與原始文獻的建設,是河南大學女性文學研究群落的重大收獲也是其最鮮明的特色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