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匆匆那年(2 / 2)

康熙四十七年,康熙皇帝設宴於乾清宮,諸位阿哥貝子以及朝中一品官員均出席。

李光地,吏部尚書大臣,從一品,明珠索額圖大勢已去,皇上如今器重的人便是這個進士出身的老臣,凡大事都會問其意見。

李光地是個文人,自古一為文人,便無足觀,純粹的文人在官場一般都不會有什麼好下場,或許是因為年事已高,沉浮官場數十載,再加上本身也是深諳官場王權的種種,所以李光地一直在康熙身邊謹言慎行,如履薄冰,再加上他治理水利有功績,卻是得到康熙無比的信任。

深宮內院,眾人觥籌交錯,康熙紅光滿麵,如今朝野安定,看著眼下,太平盛世,便是對著身邊的大臣李光地說道:“李大人,先皇駕崩之時,刻意讓朕提拔重用你,先皇的苦心,今日朕是體會了,李大人為人一生清廉,憂國憂民,治水有方,乃我大清之福!”李光地跪地回:“皇上如此誇讚老臣,老臣不敢當。”“大人過謙了,李大人功績卓越,皇阿瑪的讚賞實至名歸。”八阿哥胤禩說道。十四阿哥胤禵聽著八爺如此的拍馬屁巴結李光地,由為覺得刺耳,一副不耐煩的樣子坐著。康熙看在眼裏,一言不發,這老八平日裏就聽說他善於和大臣們搞好關係,先前聽說他和佟家的人來往倒是密切,佟國維,鄂倫岱等人無一不是站在胤禩那邊的。倒是如今胤禩公然主動向李光地示好,隻怕又是想籠絡他,康熙深知這一切,卻是笑而不語。太子胤礽倒是有些不甘心,這李光地也算是自己的老師,怎麼說也是站在他這邊的,胤禩此番是要搶他的人來了。李光地倒是心裏和明鏡似的,自己的主子乃當今天子,太子和八爺打的什麼算盤,他一清二楚,他可不想淌那渾水,加入阿哥爭儲的紛爭中去,把命送了。事後,八阿哥胤禩帶著十四阿哥胤禵倒是主動前去李光地府邸示好,隻要能夠說服了李光地,他爭儲的勝算又大了幾成。

隻是李光地何等精明,如今皇上就在看著,他豈能依附於任何一個皇子,弄不好就是身敗名裂,一生為囚。

所以此刻他選擇裝病回絕了八爺胤禩。

吃了閉門羹的胤禩倒是有些灰心,不過,趕巧,太子胤礽也前去拜訪,遇到胤禩兩人會心一笑。“八弟,今日也來拜訪李大人,倒是和我心意相通了一回。”太子胤礽說道。十四阿哥胤禵一副不屑的眼神看著前來的太子胤礽說道:“太子來的不是時候,李大人身體抱恙,謝絕見客。”“原來是這樣,李大人是我的老師,老師抱恙,做學生的自然心裏難安,”隨後他吩咐隨從,“去太子府取來千年人參,天山雪蓮等補品,送來老師這裏。”“太子果真是會做人,哪裏像八弟我這般空手而來,倒是寒磣了,我就不打擾了,先告辭了。”八阿哥說著便是要走。一旁的十四阿哥胤禵說道:“太子如今公然和八哥搶人,倒是不懂孔融讓梨了,隻是那李光地如今老態龍鍾,也沒幾天好過了,”

說到這裏,李府的下人全部低著頭,這十四皇子倒是言語惡劣,公然詛咒李大人沒幾天了,這若是換了其他任何人,隻怕說不出這樣難聽的話來。

胤禵接著說:“太子這般費力討好,做弟弟的怕你竹籃打水一場空啊!”那太子胤礽本是惱怒,卻是明著笑臉說道:“十四什麼時候也為我操心了?我不是老八,受不起。”八阿哥胤禩打圓場說道:“十四話語衝了些,太子莫往心裏去,如今我二人就先告辭了,不打擾了。”

太子胤礽見著二人離去這才消了火,隨後問道李府下人,“老師今日真的抱恙?”

“是的,老爺抱恙在身,今日謝絕會客,太子還是請回吧。”奴婢說道。胤礽也沒說什麼,回了。

事後,隨從把今日之事來龍去脈詳細告知了李光地,隨從問他,“為何不選個人站?如今這二人都是將來極有可能登上九五至尊的人啊!”

“皇上的心腸如何的鷹猜歹毒,我如今若是投靠任何一個阿哥都是死路一條,那些不怕死的群臣如今依附於這兩位皇子,無非在算計著以後升官上位,一朝天子一朝臣,我這般花甲,老了就沒了野心,隻希望明哲保身,不願和他們淌渾水。”“那依大人看,皇上的心思到底是偏向哪一邊的?”隨從問。

“聖上的心思縝密,難以猜測,不過,依我看來,十四阿哥倒是個不錯的苗子,年紀輕輕,身強力壯,為人膽大敢言,又深得皇上寵愛。”李光地說道。隨從道:“這十四阿哥倒是今日說起老爺活不長此類的話,倒是有些無禮。”

“十四阿哥一向如此,年輕氣盛而已,隨他說去。”李光地一笑了之。他心裏知道,九子奪嫡必然凶險萬分,群臣都是皇室操戈的陪葬品,索額圖明珠的死就是一個最好的教訓。皇上那樣絕頂聰明的人,心中必然算計好了一切,隻是中原得鹿向來不由人,究竟是哪個皇子披荊斬棘,在這場九子奪嫡的鬥爭裏殺出了一條血路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