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非是引領大家通往易辨之地,從而抵達某一目標的勝利終點之“道”
時,這就更容易理解了。登山運動員攀登頂峰的目的就是領略壯觀之景,體驗合作之情,經曆艱險之苦。然而,在很大程度上,是“道”
引領你抵達山頂,讓你親臨未知,邂逅驚喜。
真正有經驗的人,有修養的人,也能從平凡之事中體驗出一份快樂。
這樣的人會把在家裏或辦公室裏枯燥的工作想象得和登山一樣,充滿挑戰和樂趣。我想說,真正的快樂源自完全不遵循常人所走之路——為了某個實踐或精神目的而遠離人類或動物的任何蹤跡。人們外出進入“無跡可循之路”,就會發現它能帶著你進入任何一個無名之地。這是一個無限編織之網,同樣的主題,其可能性層出不窮,優雅變異百萬次,而每個主題都獨一無二。岩屑坡上的巨石千姿百態,同一棵冷杉樹上的兩片針葉迥然不同。怎麼可能一部分比另一部分更重要呢?假若不跳進熊果樹灌木叢中,人們將永遠不會發現一個由小樹枝、石頭、樹葉堆積起來有三英尺高的,多毛尾林鼠的巢穴。努力奮鬥吧!
待在自己家裏,靠近壁爐邊,漫步在附近的小道上,我們備感安逸和舒適。與此同時,我們也感受到這些地方依然存在著枯燥乏味的家務和周而複始的瑣事。但是,萬物無常的法則意味著任何事物都不會永無止境地重複。所有行為稍縱即逝的短暫性將我們帶入一種時間荒野的狀態。我們生活在能滋養萬物的無機進程與生物進程的網絡之中,就像地下河縱橫流淌,抑或天空中的蜘蛛網熠熠閃光。生命和物質相互作用,令人體會到一切都是那麼的冷漠艱難、危險有趣。相比我們稱之為“路”的這一臨時秩序中的小領地,這是一個更大的秩序,那就是“道”。
鬆散自在、井然有序是荒野世界本身的固有特征,我們的技巧和作品隻不過是它的一個微小反映罷了。沒有什麼比遠離道路,走向分水嶺這一新領地更重要。這並非是為了獵新,而是為了尋覓一種回歸家園,入住我們整個領地的感覺。“徑之外”(offthetrail)其實就是“道”的另一種稱謂。故而,徑外漫步就是禪定荒野的體現,實際也是指我們應在所處之地竭盡全力地工作。當然,這聽上去有點似是而非。但我們的確需要道路和小徑,而且將會一直保留它們。因為,在你轉而走向荒野前,首先你必須“在道上”(onthepa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