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或上帝、理念、絕對精神是人造出來的一種超自然的存在,這種存在被認為是至高無上、最完美的,是世界上的最初創造者,是世界運動的“第一推動力”,是一切原因中的起始因。
用超自然的力量來解釋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各種現象及其起因與答案,是由於人們對欲求解的起因和答案在現實世界中暫時還找不到科學的解釋。正是由於在現實世界中一時找不到科學解釋,人們便將目光轉向那個虛構出來的世界。
以神或上帝來解釋世界,隻能使人陷入宗教唯心主義,白白浪費時間。牛頓的前半生致力於自然科學的研究,建立了成為經典力學基礎的牛頓運動定理;發現了萬有引力定理;發現了白光是由不同顏色的光構成,奠定了光譜分析的基礎;並製作了牛頓色盤;確定了冷卻定理。創製了反射望遠鏡;與萊布尼茨同時發明了微積分。他在物理學、光學、熱學和天文學及數學方麵都做出了重大貢獻。但他在後半生卻由自然科學領域的自發唯物主義轉向了唯心主義,用了25年的時間去研究神學,想用上帝作為第一推動力來當作太陽及行星運動的終極原因。他寫下了130萬字的神學著作,企圖用科學發現來證明上帝的存在及其作用。牛頓後半生在研究工作中失敗,就是他遵循宗教唯心主義世界觀的結果。
以理念或絕對精神來解釋事物的原因,會導致理論研究方麵的失敗。在理論研究工作中,依靠理念或絕對精神構築一種思維體係,雖然也可能達到自圓其說的程度,但由於它失去了科學性的基石,必然會使其理論體係倒塌。黑格爾是辯證法大師,是辯證法的集大成者,但他以絕對精神來構建自己的思維體係,結果是客觀唯心主義的思想體係窒息了他的辯證法的革命精神。
在中國文化傳統中,天人關係一直是哲學家、思想家、政治家所關注的問題,也是芸芸眾生所經常思考的問題。在古代生產力不發達的條件下,人們對於各種自然現象和自然力量都不能做出科學的解釋,於是,隻能將這些事實的產生歸結為天意;對於自己在生產、生活等方麵遭受的挫折無法加以解釋,於是,將它們歸於天罰、天公不作美。在中國封建社會,“天地君親師”的觀點從一個側麵反映了人們對天人關係的認識。漢高祖劉邦說,生死有命,富貴在天。天被看作是一種有人格意誌而又有超人的力量並掌管世界萬物和人類命運的一種最高存在。當人們無法從人事方麵解釋失敗的原因時,自然而然就想到了天人關係中的另一麵。楚霸王項羽才華過人,不愧為一代豪傑,起兵後3年間,竟成為5國諸侯的統帥而滅秦;起兵後8年間,身經70多次戰役,從沒有敗過;後來在垓下之戰中,慘遭失敗。在自刎於烏江之前,他並沒有認識到自己失敗的真正原因,而是高呼“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把一切歸於天命,就難逃失敗的厄運。因為正常的有利因素也會因為你將它歸於天意、不加利用而白白損失與浪費。與此同時,有利因素的減少就意味著不利因素的增加,大好機會的滅失會給你造成慘痛的下場。這是其中的一種情況。
2.每個人身上的護身符
每一個人的身上都帶著無形的護身符。一邊是“積極的心”,能夠招徠財富、成功、快樂和健康,使人登峰造極,並且屹立不動搖;另外一邊是“消極的心”,阻擋所有的美好事物,使人一生庸庸碌碌,甚至從雲端跌入穀底。
約翰的故事就告訴我們,遭遇厄運,雖然不幸,但卻不能怨天尤人。
約翰的父親是一個佃戶。家中有7個兄弟姐妹。他從5歲起就開始工作,9歲時就會趕騾子。這些一點也不奇怪,因為佃戶的孩子大都在年幼時就必須工作,他們對於貧窮十分認命。
但約翰卻有一位了不起的母親。她始終堅信一家人應該過著快樂而且衣食無虞的生活。她經常和兒子談到自己的理想。“我們不應該這麼窮,”她時常這麼說,“不是說貧窮是上帝的旨意。我們很窮,但不能怨天尤人。那是因為爸爸從來不想追求過富裕的生活,家中每一個人都心無大誌。”
沒有一個人不想追求財富。這句話深植於約翰的心中,改變了他的一生。他一心想躋身富人之列,開始努力追求財富。他認為推銷東西是最快的致富捷徑,開始挨家挨戶地推銷肥皂。12年後,他得知供貨的公司即將被拍賣,底價是15萬美元。談判的結果,他用積蓄的2萬美元作為訂金,答應在十天內籌募到足夠的款項。合約中並規定,若逾時未補齊尾款,將沒收訂金。約翰的工作態度認真,極受客戶稱讚。現在他需要幫忙,他向朋友、信托投資公司及投資集團借款,到了第10天晚上,他籌到了所有應還的資金。經過不懈的努力,他終於獲得了財富與地位。“我最大的收獲是從母親那裏知道了這個道理,人無論生活得怎樣都不能怨天尤人。成功來自於向命運的不斷挑戰。”約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