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學會控製情緒,學習社交知識(4)(2 / 3)

能力的運用,有時是多種能力的綜合運用,有時則是某種特殊能力的運用,或主要是某一種能力的運用。能力的運用受到對能力的自我認識和“能力場”的作用兩方麵的影響。“能力場”是能力得以施展的場合與場所,它包括能力主體所處的活動情境、活動對象及相關的人際關係。“能力場”與能力相吻合,相促進,則可能使能力得到充分發揮;“能力場”與能力相排斥、相鉗製,則使能力的發揮受到抑製,出現“英雄無用武之地”或能人受壓製的局麵。對能力的自我認識,既包括對自己能力的優勢與劣勢、一般能力與特殊能力、再造能力與創造能力、實際能力與潛在能力的評估,又包括對能力所能帶來的利益與能力所產生的效應的價值評判。對自我的能力做出符合實際的評估,按照社會道德價值標準來評價自我的能力與利益、效應之間的關係,可以使能力得到正確的運用;相反,則會使能力得到不正確的運用或被歪用。

能力的歪用,是指能力沒有被運用到它應該發揮作用的場合和對象,俗話說,就是沒有用在正道上,而是用在歪門邪道上,用在了不恰當的地方。

1.耍陰謀詭計

耍陰謀詭計是能力歪用的最突出表現之一。謀略活動就是構想和製定計謀策略的活動。在社會活動中,特別是在競爭性的社會活動中,要取得成功,就必須講究謀略。中國古代的《孫子兵法》,是對軍事上的謀略的總結,對現代企業製定經營謀略也有相當的參考價值。製定謀略的水平與聰明才智成正比,但聰明才智被用於謀略活動委實有正確與錯誤之分。遵循社會競爭規則和社會發展規律者,是正確的,反之,則是不正確的。耍陰謀詭計的人,逆社會曆史潮流而動,違背社會競爭的道德和法律準則,因而屬於聰明才智在謀略活動中的歪用。

耍陰謀詭計,就是策劃暗中幹壞事的陰謀和陰險狡詐的計策。其目的是為了謀求不正當的私利,得到本來不屬於自己的名譽、地位、金錢、權力、財富等。其手段具有卑鄙、陰險、狠毒、狡詐的特征。卑鄙者,背離道德和法律,喪失良心和人性,背信棄義,出賣靈魂,栽贓陷害,顛倒是非,混淆黑白,指鹿為馬,造謠汙蔑,暗中傷人;陰險者,策劃於密室,煽陰風,點鬼火,口蜜腹劍,笑裏藏刀,上頭親吻擁抱,下麵狠勁使絆子,背後用力捅刀子,表麵上正人君子,暗地裏男盜女娼,陽奉陰違,兩麵三刀,精心策劃各種計謀;狠毒者,處處埋伏殺機,心狠手毒,製造陷阱,落井下石,借刀殺人,借機整人,而且恨不得置人於死地;狡黠者,詭計多端,變幻莫測,老奸巨猾,奸邪諂媚,狡辯抵賴,欺上瞞下。

耍陰謀詭計的人,雖然具有較高的智商,謀略能力強,但由於被私心和貪欲所蔽,歪用了這種能力。這種人雖然有可能得逞於一時一事,但陰謀的得逞並不是真正的成功,而是可恥的失敗,而且將導致更大的失敗甚至是滅頂之災。古人雲: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耍陰謀詭計的人心術不正,違背客觀規律和道德、法律,必然作繭自縛,被人們所拋棄,被曆史所淘汰,這是不以陰謀家個人的意誌為轉移的鐵的規律。

2.弄虛作假

能力歪用的另一種重要表現就是弄虛作假。這是聰明才智在包裝活動中的歪用。包裝活動是指對人或物的外表進行裝飾或包裹的行為過程。聰明才智能夠被正確地運用於包裝活動中,即包裝符合美的原則及真善美相統一的原則,可以使包裝後的人或物變得更為美麗、可愛、完善,促進正當的自我推銷,增加其正效應的附加值。聰明才智被歪用到包裝活動中,即包裝破壞了美的原則及真善美相統一的原則,則使包裝後的人或物變得麵目全非,甚至更為醜陋、可憎、破缺,以欺騙、奸詐的手段進行自我推銷,隻能增大負效應的增加值。弄虛作假屬於這後一種情形。

弄虛作假,是指與美的原則及真善的原則相悖的、不合理的自我包裝。掩飾自我的缺點、錯誤、失敗,給人以優點、正確、成功的假象;冒充某種令人羨慕、景仰的角色而招搖撞騙;以誠實包裝虛偽,以慈善包裝凶殘,以美德包裝醜行,以好心包裝壞心;以高唱和平的聖歌,包裝侵略擴張的野心;以個人或小團體暴斂錢財為目的,生產和銷售假冒偽劣商品,坑害消費者;做假發票,造假鈔票、假名畫、假文物;偽造文憑、假的證明材料、假科研成果等。這些都是弄虛作假的具體表現。

弄虛作假,破壞社會文明,損害人民利益,是社會一大公害。弄虛作假,敗壞社會風氣,擾亂人心,增大人們彼此之間的不信任感。難怪人們說,現代文明縮短了人們彼此間的空間距離,但由於弄虛作假的存在又增大了人們心靈的隔閡。弄虛作假,使社會文明建設滑入邪道;弄虛作假,破壞社會正常的生產秩序和流通秩序,從而阻礙了社會物質文明的健康發展;弄虛作假,使個別人和少數人獲得不正當的利益,但卻使廣大人民群眾的心理、生命和經濟利益遭受嚴重威脅和損失。因此,弄虛作假是不容忽視、必須下大力氣加以清除的一大社會公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