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機會永遠送給有準備的人(3 / 3)

有了更多的時間,我更加刻苦地學習英語,不久就順利地通過了托福考試,被美國著名的俄亥俄州立大學(OSU)錄取。我很興奮,一個沒有上完初中就上山下鄉的知識青年居然被美國的名牌大學錄取了!正當我沉浸在幸福的遐想之中時,命運卻像開玩笑似的將我從夢中喚醒,我去美國的簽證申請被拒絕了。上海領事館的簽證官員告訴我我祖父從台灣提供的經濟擔保不符合領館的有關要求,擔保人必須在美國有住所和銀行賬號。學校開學在即,如果我不能在開學前提供美國領館所要求的擔保,我就要與已經到手的機會失之交臂,我堅信的“機會永遠送給有準備的人”怎麼不靈了?我已經盡了全力啊。我到哪裏去找在美國的擔保人呢?那一瞬間我對《枕中記》裏盧生在黃粱美夢後的絕望心境有了切身的體驗。

無心插柳柳成蔭

“為什麼不找肖梅克博士試一試?”一個周末的上午我和妻子帶著兒子在家門口散步,妻子看我一籌莫展、鬱鬱寡歡的樣子,試探地問我。“肖梅克?對啊,我怎麼就沒想到他呢?”我禁不住興奮地叫出聲來。

我和肖梅克博士夫婦相識在1980年的夏天,那是一個周六的下午,我跑步到離家不遠的明孝陵去練口語。那是我每個周末最盼望的一件事,一是跑步可以健身,二是可以與來旅遊的老外練口語。那天我挺幸運地遇到了一個從美國來的旅遊團,在美美地過了一把英語癮以後,我和旅遊團的那幾個遊客一一握手告別,目送他們坐上在一旁等待的大巴。最後上車的一位身材魁梧的老人,一手扶住大巴門內的扶手,一手遞過他的名片,對我說:“年輕人,和你的談話非常愉快,你的英文真棒,你對明孝陵曆史典故的解說比我們導遊講得好得多,保持聯係!”他的妻子多蘿西一邊催促他上車一邊與我揮手告別:“威爾遜,你會成為中國最好的導遊!”我喜滋滋地跑回家去,向妻子如此這般地描述了當天的收獲。至於那張小小的名片我們都覺得挺好奇,因為過去從來沒見過那玩意兒,從上麵的短短幾行英文看,他的姓是肖梅克,還是一位教育學的博士呢!我把那張名片放進抽屜,壓根兒就沒想到正是這位肖梅克成了我之後人生路上不可多得的良師益友。

第二天我去南京師範學院(現南京師範大學)上課時,我把名片給教我們精讀課的老師好好“精讀”了一番,他也是第一次見到這麼個玩意兒。當我問他能不能按照名片上的通訊地址給肖梅克博士寫信時,他說:“我也不是很有把握,他給你這個名片也許隻是出於禮貌,並不期望收到你的信。信你當然可以寫,不過對他會回信的希望不要抱太大。不過寄到美國的信可是不便宜!”為了鍛煉自己實際使用英語的能力,我抱著試試看的態度給肖梅克博士發出了第一封信,說實話那張國際郵票讓我心痛了好幾天。

“回信了!肖梅克回信了!”一個多月後的一天,妻子一邊進門一邊興奮地晃著手中的海外來信。就這樣我開始了與肖梅克博士一家迄今長達三分之一世紀的友誼,不過這是後話。

柳暗花明又一村

受到妻子的啟發,我給當時已經通信快四年的肖梅克博士發出了一封求援信。信中闡述了我當時急切渴望去國外學習的心情和出國留學受阻的困境,希望能得到他的幫助,請他做我的經濟擔保人。肖梅克博士很快就回信了,欣然應允做我的經濟擔保人。坦率地說,我對他做出的這份承諾的義務和其中包含對我的信任在當時可以說是所知甚少,三十年後的今天,當我對美國人的強烈法製觀念和隱私意識有了充分的了解後,當我不斷有國內親友要求自己做經濟擔保人時,我對他當年對我的幫助才有了更高層次的認識。

在美國做經濟擔保人是要簽署一封宣誓書的,向美國政府承諾被擔保人不會成為美國政府和納稅人的負擔。也就是說,如果你生病了,或喪失了經濟來源,經濟擔保人就要負責被擔保人的生活和醫療費用。在美國,很多家庭成員之間都不願承擔這樣的義務,因為這樣的承諾可不是兒戲,如不兌現是要坐牢的。另外,擔保人必須在宣誓書裏詳細地列出自己的資產細節,包括工資收入、住房情況和債務狀況,這對非常在意自己生活隱私的美國人來說更不是一件隨便的事,父母與子女之間、兄弟姐妹之間對這樣的情況也常常諱莫如深。

肖梅克博士對我的信任是建立在四年的交往之上,在這期間我從來沒有“高攀”一個美國朋友的奢望,更沒有想到有朝一日他是一個“能派上用場”的人。當時與他談話是為了練英語,後來和他通信還是為了練英語,然而正是在長達四年交往的過程中,肖梅克博士為我的勤奮好學、堅強的毅力、日益進步的英語所折服,所以當我提出希望他能為我的出國留學當保證人時,一切都是水到渠成。

成功不在巧合

從馬路上偶遇的陌路人到友誼長跨三分之一世紀的忘年交,肖梅克博士不僅僅做了我的留學生經濟擔保人,而且多年來一直是我在美國的良師益友和一位慈父般的人物。很多人聽到我的這段故事都會不由自主地感歎:“太巧了,太不可思議了!”

可是機會的到來完全是因為“太巧了”嗎?1980年的那個夏天,南京馬路上車水馬龍,人滿為患,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為什麼獨獨隻有我一人巧遇肖梅克博士?事後肖梅克博士告訴我,其實他們的中國之行遇到過很多友好的年輕人,有的匆匆而過沒有留下姓名和地址,有的剛剛結識就急不可待地提出換外幣、出國留學的種種要求,讓人望而生畏。

再換個角度看,如果我沒遇到肖梅克博士,會不會遇到“馬博士”、“劉博士”或者是“王博士”呢?幾乎肯定會。因為我每時每刻都在準備,機會送給有準備的人。正是:

人間滄桑機會多,稍縱即逝成蹉跎。都說成者運氣好,豈知準備在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