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照鏡子:從仰泳中得到的啟示(1 / 2)

遊泳照鏡子的啟發

2000年我到韓國出差,下榻在首爾的洲際酒店,清早起來按照慣例去遊泳。這是我第一次住首爾的洲際酒店,穿過健身房的更衣室,哈!太棒了,雖然泳池不寬,隻有六條泳道,但卻是奧林匹克比賽標準的長度。我最恨的就是像個浴池似的小泳池,腳一蹬人已到達對岸。心中大喜,躍身入水。

我痛快淋漓地在水中忘情地遊著,一會兒自由泳,一會兒蛙泳,一會兒紮一個猛子潛泳,非常盡興。大約過了三十分鍾,有點累了,我在水中打了個滾,仰麵朝天開始仰泳。我的仰泳其實很糟,姿勢不對,速度不快,所以通常隻是自己在遊累了想稍稍小憩時才改作仰泳,悠然自得,落得個輕鬆。突然發現高高的天花板掛著個超級大的電視屏幕,正在放映什麼遊泳賽事,我想:“這韓國人這幾年的科學技術果然了得,這遊泳池頂上居然弄上這麼大個兒寬銀幕大電視,效果不錯。可是怎麼沒有聲音呢,是不是服務員忘了打開音量的按鈕了。”正想著,突然發現那屏幕中的運動員的動作居然和自己的一致,定睛一看,不覺撲哧一聲笑出聲來,原來那根本就不是什麼超級大的電視屏幕,隻是整個天花板用鏡子拚嵌而成,形成一麵巨大的鏡子,那屏幕中的運動員,其實就是我自己。

那是一幅非常有意思的畫麵,遊了幾十年泳留下的一些照片大多數是跳水或蛙泳、自由泳時留下的鏡頭,從來沒有看過自己在水中仰麵朝天的樣子,更是沒有機會觀察自己遊泳的真實動作和姿態。我一邊遊,一邊欣賞自己健美的身材和笨拙的劃水動作,有一種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覺,那種感覺就好像是第一次在錄音機裏聽到自己的聲音,熟悉的是這分明是我,陌生的是自己突然以旁觀者的角度在看自己,心裏在情不自禁地自問自答:“這是我嗎?這分明是我!”

我繼續審視著自己,身材絕對一流,整個身體好似一條細長的賽艇,雙腿是標準的錐子形,比例恰到好處,一雙腿顯得修長,渾身的肌肉線條清楚,隨著泳姿的變化不斷地顯示著不同的起伏,我不禁陶醉起來。不過掃興的是自己的仰泳姿勢實在是笨拙得很,出手明顯不協調,雙腿打水生硬、勉強,膝蓋彎曲常常鑽出水麵。

太有意思了!換了一個角度,自己居然可以從完全不同的角度觀察自己,優點更清楚了,缺點也被暴露無遺。我突然聯想到生活中、工作中的我,如果能有這樣一麵大鏡子時時地讓自己照一照,那該多有意思啊!

換個角度看自己

美國公司裏大家常用的一個詞是“perspective”,譯為中文是“觀點”和“看法”,但是它又有“透視”和“正確觀察事物的眼力和能力”的意思。其實兩者之間有著天壤之別。不幸的是人類天生就不具備客觀地觀察自己的能力,雖然我們能聽到自己所說的每一句話,自以為非常熟悉自己的聲音,可是一旦從錄音機裏聽到自己的聲音時才知道對自己的了解遠非像我們自認為的那樣有把握。眼睛也一樣,就好像我遊了幾十年泳,居然渾然不知道自己的泳姿。我們總以為自己在客觀地觀察社會,其實無時無刻不受限於自己觀察事物的角度,我們並不客觀,其實都很主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