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假定與假設(2 / 2)

“現在我需要一個人自願當裁判,當眾宣布中獎答案!”又是一片手臂樹林,美國人就是有參與意識,這時候我已經把會場的氣氛渲染到預期的效果,是“一朝分娩”的時候了。“維德,你來。”維德人高馬大,是負責辦公設備的買手,我想既然兩個回答問題的人都是買手,不妨找她們的夥伴做裁判才顯得更公正。維德一副當仁不讓的樣子,一步三晃地走上台來,一手接過麥克風一手接過大信封,不慌不忙地打開信封,抽出那張已被炒作得沸沸揚揚的答案紙,念道:“2005年和2006年最大的區別是2006年沒有颶風!”

全場鴉雀無聲地愣了片刻,緊接著是會意的哄堂大笑和經久不息的掌聲。公司設在佛羅裏達的總部在2004年和2005年兩年內連續遭受颶風的三次襲擊,而2006年的颶風預報又曾說會有創曆史紀錄的颶風,所以大家的心都一直緊繃著,一直到兩個星期前颶風季節才正式結束,上上下下總算是鬆了一口氣。所以我的中獎答案既簡單又能得到飽受颶風折磨的聽眾們的認同。而回答問題的兩個人顯然是錯誤地假設既然是負責自有品牌和直接進口業務的副總裁提問題,那肯定和自有品牌和直接進口業務有關,而我恰恰是抓準了她們的“假定與假設”的心理,抖了一個類似中國相聲裏的包袱。

掌聲終於平靜下來了,我繼續說:“笑歸笑,我希望大家從中悟出一個道理,那就是‘假設和假定’會限製我們的思維空間,而這種限製無疑會使我們誤入歧途,痛失良機。我沒有說我的問題一定與公司的業務有關呀,我也沒有說過我的問題要與我的部門有關。可是為什麼卡羅爾和凱茹恩都鑽進了與我的部門有關業務這個牛角尖呢?這就是因為她們作了假設,當然是錯誤的假設。希望大家在新的一年裏丟掉條條框框,敢想未曾想過的事,敢做未曾做過的事,這樣必定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最後祝大家聖誕快樂,新年愉快!”又是一陣熱烈的掌聲,午餐會的氣氛被推到了最高潮。

我們無時無刻不在假設中思維和做決定,而且大多數假設是下意識的,比如午餐會上這個令人發笑的例子。假定與假設在英文裏叫“assumption”,很多的假定與假設幫助我們迅速地根據以往的經驗做出判斷和決定,省時省事,事半功倍。但是也有很多時候恰恰是我們以往的經驗和錯誤的假定與假設限製了我們的思維,束縛了我們的空間,扼殺了我們超越自我的機會。試想一下如果一百年前萊特兄弟沒有大膽地背叛人類遵循了多年的假設:人是不能飛的,那麼今天的人類航空史將會被如何地改寫?其實從指南針、火藥、造紙到電燈、電話、計算機等改變了人類曆史的每一個創新,無一不是人類對自己慣用的假定與假設的推翻和否定。

假定和假設是束縛我們的腳鐐、手銬,是禁錮我們發展的蠶繭。不破不立,要進步就得不斷地否定假定,挑戰假設。個人的成功如此,公司的發達如此,政黨的壯大如此,民族的興旺如此,國家的繁榮昌盛如此。其實綜觀人類曆史長河,它又何嚐不是一篇否定假定,挑戰假設,超越自我取得新生的壯麗史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