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1 / 2)

2004年3月的一天,我應公司采購部門的邀請參加他們的一個會議,議題是降低購物成本。采購部與商品部采購最大的不同是,他們采購的商品是為了公司自用的,而商品部則是為了賣出贏利的,邀請我參加的目的是希望能通過我管轄的直接進口部從中國的工廠直接進口商品以便降低成本。

會議桌上堆著一大堆不同的樣品和詳細的規格要求,會議還沒開始,我隨便拿起一個塑料購物袋看到樣品簽上寫著“要求能承重20磅”。我覺得好奇,因為自己在公司的商店裏買東西常常是用這種袋子裝一點零星小商品如筆、橡皮,或者打印機的油墨等,東西都不是很重。“為什麼這兒規定是承重20磅而不是30磅或10磅呢?”我問。根據我在商品部采購垃圾袋的經驗看,承重要求越高,對產品的原材料要求也就越高,成本當然也就越高。沒想到這個問題居然把采購主任給考住了,他有點尷尬,因為大家都是搞商品采購的,說不出個所以然來多少有點下不了台。“米歇爾,你知道為什麼嗎?”采購主任求援似的問他的經理。“從我到公司起我們一直都是這麼運作的,規格從來沒改過,但為什麼要求20磅我還真是說不清。我是1997年到公司的,迄今已經9年了!”米歇爾挺理直氣壯地說,好像時間長就能證明正確性。采購主任有點坐不住了:“查檔案,既然有要求肯定有原因!”於是采購部的麗莎被打發去查資料,我們開始開會。

會議休息期間,麗莎進來告訴大家:“我查了所有的檔案,最早的資料是1992年的,同樣也是隻有20磅的承重要求,年複一年都是根據上一年的要求,但並沒有說明為什麼。”我為自己惹的麻煩有點不安了:“算了,算了,我們可以根據要求重新設計。”“不行,我今天非要知道為什麼!”采購主任的牛脾氣上來了。“把克林頓找來,他什麼都知道。”這個叫克林頓的是公司創建那年就在的第一批老員工,據說他的員工號是16,也就是說他是公司曆史上第16名員工,號稱公司的“百科全書”。克林頓走進會議室,“克林頓,你知道為什麼我們的購物袋要求承重20磅嗎?”采購主任急不可待地問。“知道啊,公司剛開業的時候主要產品是紙,所以我們是按購物袋裝滿5包紙的重量設計的。不過後來大多數客人都是成箱的買紙,我們的袋子的尺寸也已經被改過好幾次了,現在的袋子連兩包紙都放不進去,當然質量肯定是不會有問題的。”克林頓顯然不知道我們為什麼要問這個問題。

我們幾個人麵對麵地苦笑起來。多麼荒唐!公司迄今成立了20年,大家都還在遵守一個20年的老規矩,隻是定規矩的原因早已時過境遷,唯有當年的規矩依然如舊,員工不知換了多少茬,不改的是這20磅的承重要求。我們幾個人沒費事就根據現在使用的實際情況把承重量改為5磅,費用被砍了1/3!

購物袋可能是公司裏消耗品中最不值錢的東西了,可是對一個在美國有1000多家商店,年銷售額100多億的大公司來說,這小小的改動就意味著幾十萬美金!

擔任虧損領導的真皮辦公椅

先說一說什麼是“虧損領導”,因為這是美國零售業的專業用語,英文原文是:“loss leader”,迄今為止我還沒有在國內看到貼切的翻譯。所謂“虧損領導”,就是商家為了吸引消費者,選擇少數商品以成本價甚至低於成本價銷售。當然商家的“醉翁之意不在酒”,虧損並非是商家的真正目的,商家希望的是蜂擁而至的消費者除了購買“虧損領導”外,還會在商店裏買其他能讓商家賺錢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