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把握良機(7)(1 / 3)

第二個70%,是指企業中70%的問題是由於溝通障礙引起的。比如企業常見的效率低下的問題,實際上往往是有了問題、有了事情後,大家沒有溝通或不懂得溝通所引起的。另外,企業裏麵執行力差、領導力不高的問題,歸根到底,都與溝通能力的欠缺有關。比如說經理們在績效管理的問題,對於下屬,經常是有恨鐵不成鋼的想法,覺得年初設立的目標他們沒達到,工作中給他們的一些期望,也沒有達到。

為什麼這種下屬達不到目標的情況經常會出現?我們在企業裏做了很多次調研發現,下屬對領導的目的或者說期望事先是不清楚的。這無論是領導的表達有問題,還是員工傾聽領會的能力不行,歸根結底都是溝通造成的問題。

溝通最失敗莫過於向錯誤的對象做表情。

經常聽很多經理們說,在工作當中感覺溝通起來很累,感覺人際關係很複雜。中國人要說溝通能力,應該不比其他人差,為什麼中國的企業裏老說溝通起來累呢?

這是因為很多人把人際溝通和組織溝通搞混了的緣故。溝通有兩種情況,一種叫人際溝通,另一種是組織溝通。人際溝通是指我們與親朋好友同事領導之間的個人之間的溝通。另外一種溝通就是組織溝通,在組織當中的溝通。在企業裏麵,組織溝通不同於人際溝通,因為組織溝通有它自己特定的遊戲規則。

溝通的第一個環節就是表達。這當中首要的問題是和誰表達,也就是溝通對象是誰。在組織裏,溝通對象的選擇可以概括為兩個要點:

第一條是按照指揮鏈溝通。在組織當中的溝通,隻能是按指揮鏈條,有什麼問題和上下級溝通,可以越級申訴,但不能越級彙報。

第二條就是和當事人溝通。簡單說就是一句話,誰的問題找誰,我和你之間有了矛盾,有了衝突,我和你之間溝通。這兩條,就是組織溝通的原則,也是它不同於人際溝通的特點。

為什麼說我們國內企業的人際關係有時候複雜呢?這種複雜實際上是大家不懂組織溝通的遊戲規則所造成的。中午吃飯的時候,這個部門議論那個部門,下級議論上級。

最典型的是,我和你有了矛盾,我可能給公司所有的人都講過了,就是不和你講。這實際上都是違反了組織溝通的基本規則,因為選錯了溝通對象,這就不是職業化經理人的一種表現。

為什麼說外企經理做事的效率比較高,也不完全是人際關係簡單,而是一開始就強調組織溝通的遊戲規則,溝通就是和當事人談,或者就按照指揮鏈,其他的就廢話別說。我相信,就這兩點,如果作為職業經理能夠堅持到,我估計企業裏麵的溝通就能有明顯的改善。

四、與當事人溝通

在企業裏麵部門之間的溝通,大家都感覺很難,但實際上上級和下級的溝通,也不簡單,隻不過這個難被大家用權力掩蓋了,下級不同意,但就這麼定了。水平溝通時,人家可以不買賬,你說要財務部辦理報銷,我就不報銷,我說賬上沒錢,這個款付不了,就不聽你的,你又不能天天找老板。所以大家感覺部門之間溝通難,實際上是因為失去了權力的強製性,但這些困難並不是沒有辦法解決的。

對於解決水平溝通的困難,可歸結為兩點,第一點就是與當事人溝通。水平溝通的問題和選擇溝通對象實際上是一致的,水平溝通當中最大的問題就是我和你不談,你和我不談。和你財務部有疙瘩,我向行政部、我向總辦主任、我向采購部講,我和別人都講,我就和你當事人不講。所以水平溝通大家現在碰到的最大的問題、首先要克服的難題,就是要養成和當事人溝通的習慣。

第二點是主動。水平溝通大家都知道,實際上是以三種方式來做的。一種方式是侵略的方式,第二種叫回避的方式,第三種叫合作的方式,我們叫積極的方式。

五、不以"回避"的方式解決

有時候,公司裏有些資深經理、或與老板有特殊關係的經理,有時候會采取侵略方式,或者就是權力部門對非權力部門采用這種方式,但大多情況下這種方式在部門之間是行不通的。

但更多的情況是,企業裏麵出現的水平溝通的障礙是以一種"回避"的方式解決。你不吭聲,我也不吭聲,你找我辦事的時候,我就裝傻、裝糊塗。

另一種解決的方式就是彼此的矛盾積累到一定程度,來一個總爆發。

在這種情況下,隻能采取積極的方式去溝通,而積極溝通的第一個特征就是主動。

其實,部門之間的溝通並不需要很多的技巧,關鍵是誰邁出第一步。部門之間往往就是這樣,一扇溝通的門,就把大家隔開了。隻有主動一腳把門踹開,主動溝通,部門之間的溝通問題才有可能去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