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把握良機(7)(2 / 3)

六、操練是唯一的捷徑

說起溝通這個問題,企業上上下下都感覺是個事,但這個能力是個很軟的東西,不容易觀察,評估,不像製度,設計完了,就可以一條一條對照檢查是否完成。溝通能力的提高需要集體學習、集體演練,是日積月累的一個過程。從培訓的角度來看,有什麼輔導方式可以讓企業從高到低,逐步來做這個事?

這當中應該說是沒有捷徑可走的,但是有一個辦法可以。實際上就是兩點:第一點是要明確職業經理人的一些遊戲規則,就是我前麵說的兩點,剛開始不用太複雜,兩點就夠了。第二點就是要舉證,在企業要形成一種大家舉證的氛圍,推動或者引導大家按照這種遊戲規則去做,要求大家進行操練,到月底的時候就討論,這個月裏和其他部門溝通的情況,必須舉證出案例來。

有一個公司就在經理的管理水平這項考評中設計一項分數,今年就考核水平溝通,到時候舉證不出案例來,你這30分就沒有了。這項考核與自己的獎金、薪酬都掛鉤了,很起作用,一下子就引導大家朝著一種主動的要和別人去溝通的方式去走。

七、表達是基本功

溝通能力這一塊,內容最多,但是提高這方麵的能力的輔助工具也很難找。因為溝通能力需要一些基本功,而這個基本功不是一天兩天能建立起來的,比如說表達的技巧。

我就發現很多企業的很多經理人不會表達,如果一個經理表達不好,不能夠清晰地向同事、上司或下屬表達的時候,實際上溝通的障礙已經產生。表達技巧,或說演講技巧,作為一項基本功,正是我們中國的職業經理人現在最麻煩的地方。

比如,要學會把要說的話歸納到幾分鍾裏表達清楚。我們很多企業的經理人在開會的時候,可能會說:我來說幾句,結果幾句說下來可能就是半個鍾頭。而熟悉表達訓練的人,在說話之前會先問,我有幾分鍾的時間,說三分鍾,好,他馬上在自己腦子裏歸納,先講基本的想法是一、二、三,中間如果時間允許就展開一下,最後再回顧,這樣保證在規定時間內表達清楚,不給別人添麻煩。

溝通的事情在企業裏麵是個長期的基本功,很難速成。先得補基本功,在學會清楚地表達之外,然後傾聽,反饋,在這幾個基本點上必須進行大量的訓練,然後在這個基礎之上,再抓關鍵點,就會有管理技能的改善。

淺談有效溝通

一、溝通的目的和意義

麵對溝通,我們首先要回答兩個問題。一是為什麼要溝通?在我們的生活中和企業工作環境中,需要依靠個人獨立完成的事情所占的比例已經慢慢在減少,許多事情基本上都是依靠彼此的協作和配合來共同完成,一個人的英雄時代已成為過去。這些複雜事情能夠做好的一般步驟是,先要統一大家思想,理清解決思路,然後將大家組織起來,形成一個有效協作體係,最後是發揮體係作用,共同配合實施完成。這三個過程都離不開成員之間有效的溝通。這裏的有效溝通就是要有利於整體目標的實現,有利於將整體事情做成。我認為這就是有效溝通的本質特征,應該具有明確的目的性,有利於解決問題,實現大家的整體目標,當然這種整體目標一定要對企業、個人以及整個社會從長遠來說有貢獻。

常常需要溝通的情況有以下幾種,一是關於某事大家意見不一致,需要溝通後,事情才能辦得成;事實上第一種問題可能是我們無意識中做的最多的溝通,這樣事的難點不是辦,而是相關人員如何達成一致意見,或者征的相關人員對彼此觀點的認可和理解,一旦通過溝通解決了統一思想或者產生情感共鳴,於是所有的問題也就都迎刃而解。二是關於某件事,具體掌握的材料不夠或者具體的運作方法我們不會,需要向其他人調查情況或者請教思路方法;此類溝通是我們學習最有效的途徑,是解決問題的調查研究,獲取有利問題解決的原始憑據最有效方法。三是關於某件事,別人不會,我們準備主動幫助和影響他人。這種溝通對於一個團隊一個組織來說最為重要,是發揮組織"1+1=2"的基本條件,如何沒有相互的主動幫助,配合協作,組織就無法發揮整體效能,就不能夠稱之為團隊。第一和第二種溝通對於一般人來說都比較注意,其實第三種溝通更需要我們去重視,隻有大家都需重視,才能夠形成企業一個個團隊,將企業的中一個個單個的力量凝成一股無堅不摧的團隊力量。

人擅長表達自己的方式不一樣,有的善談、有的善聽、有的善行。我不認為善於交談就等於善於有效溝通,對於個人、企業和社會來說,評價有效溝通的標準應該取決具體的溝通是否有利於問題的解決,是否對個人的發展及企業和社會有貢獻。溝通的目的和意義何在?對於企業和個人來說,我認為最終目的就是為了解決問題,通過解決問題來做好企業和社會中的事,最終實現個人、企業和社會的和諧共贏,實現大多數人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