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的社會化大生產條件下,生產技術複雜、勞動分工細、生產的專業化程度高,部門間、企業間和生產環節間的協作十分密切。在這種複雜的經濟活動中,各種生產要素不僅在數量上,而且在空間和時間上都必須有合理的結構,才能相互協調。企業處於社會再生產過程的中介地位,它連接著生產和消費,這就要求企業必須加強計劃性,減少或消除生產和消費的失調,企業才能穩步發展。製定好工作計劃也是工作人員使組織中各種活動有條不紊地進行的保證。
一、計劃工作的重要性
計劃工作就是在我們現在所處的地方和我們想要去的地方之間鋪路搭橋。工作計劃的製定與執行的好壞,往往可以決定一個工作項目的成功與失敗,乃至決定整個企業的興衰存亡。
企業工作計劃的重要性:
1計劃可以預測將會出現的問題,而不會在問題突然出現時感到詫異。
2健全有效的計劃有助於設立各種具體目標,從而形成一種任務感,為這樣一些目標而工作將有助於激勵下屬人員的工作,以提高他們的工作效率。企業的工作計劃能指明企業的未來發展方向,界定企業的發展界限,並能有效地減少重複和浪費。
3計劃是一種履行其他管理職能的絕對必要的先決條件,都依賴於對部門目標的充分理解和指導組織機構未來的健全有效的計劃。
健全有效的計劃,常常是優秀管理的特征之一。秘書製定工作計劃後,就等於預先確定了組織機構的發展方向,從而能控製其組織機構的未來。
對於企業本身,加強計劃工作,主要是為了減少失誤,提高經濟效益,具體表現在:
1計劃工作為企業經營管理提供了明確的目標。
2加強計劃管理可減少風險損失。在複雜的經濟活動中,各種經濟因素的變化十分活躍。
3加強計劃工作可以充分利用資源,提高經濟效益。
4加強計劃管理可使各部門之間更好地協調配合,發揮綜合效應的作用。
美國企業家理查·S·史羅馬(RichardSSloma)在《無謬管理》一書中指出:"對一件方案,寧可延誤其計劃之時間以確保日後執行之成功,切勿在毫無適切的輪廓之前即草率開始執行,而終於導致錯失該方案之目標。"任何行動,如果沒有目標,行動就是盲目的。盲目的行動不可能達到理想的效果。計劃工作以計劃的形式為企業經營管理活動提供了明確的目標。這一目標既是企業其他管理活動的依據,也是領導者、管理者衡量經營管理效果的標準。企業的組織設計必須以實現企業的目標為基本準則。領導和管理者要以計劃目標為依據進行指揮和控製,出現問題也是對照計劃目標進行檢查和調整。企業安排生產經營任務,實際是對目標的分解和落實。可以說,企業的一切經營管理活動,都是圍繞著企業目標的實現而展開的。這就是計劃職能被稱為管理首要職能的道理。
在複雜的經濟活動中,各種經濟因素的變化十分活躍。處於這種環境中的流通企業,它的經營狀況將受到瞬息萬變的經濟因素的影響,因而會遇到各種風險,如價格波動、供求失衡、金融市場的變化等。加強計劃管理,可以通過事先科學預測和企業內外部條件的全麵分析,製定出具有科學依據和可行性的行動方案,從而避免大的經營風險。而且,計劃在執行的過程中,還可通過經常的檢查和調整,進一步遏製不良後果的發生。對複雜多變的環境,企業通常要製定幾套計劃,以適應不同的環境變化。
計劃工作,通過各種資源在數量上的綜合平衡和空間、時間上的合理安排,使各種資源得到充分利用,減少了浪費,降低了流通成本,提高了企業的經濟效益。特別是資金的有利利用,對流通企業的正常經營和提高經濟效益至關重要。一份周密的計劃可以通過資金需求與現金流量之間的銜接,保證資金需要,也減少了資金浪費。
二、計劃工作失敗的原因
雖然從最高管理層到最低管理層,大家普遍都認識到了計劃工作的重要性,但是更常見的情況是各級管理者對計劃工作沒有真正承擔起責任來。這就意味著,我們需要在管理工作的各個方麵都創造一種推動人們致力於計劃工作的氣氛。
對計劃工作的拖延推遲、混淆了計劃研究工作和計劃工作本身、不能擬訂和實施妥善的戰略、缺乏有意義的目標、低估計劃工作前提條件的重要性的傾向、看不清有多少種計劃、看不到計劃工作是一個理性的過程、過分依賴經驗、不能運用限定因素的原則、缺少最高管理者的支持、缺乏明確的授權、缺少足夠的控製技術和信息資料、抵製變革是導致工作失敗的因素,管理控製工作的任務是跟隨著計劃工作而來的,它要確保計劃在實際工作中得以持續地發揮其作用。所以,如果負責實行計劃的人們不知道他們做的怎麼樣,那麼計劃工作多半也不是很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