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企業總愛說"計劃趕不上變化",除了流程問題外,很大的一個原因是計劃工具很不好用,或者不會用工具。公司上上下下費了半天勁作出的計劃,執行還不到半個月就要改。而這一修改又要用半個月時間,但改完不到一個月又要調整。久而久之,大家也都不把計劃當作一回事了。
那麼如何讓計劃趕上變化呢?一是減少作計劃的周期,二是縮小每個計劃所覆蓋的範圍。
六、減少計劃的周期
比如一家企業一直以來都是作月計劃,但月計劃總是在執行10天之後就執行不下去了。這時公司就應該把月計劃變成旬計劃,因為公司隻能預見10天。
很多企業都會遇到客戶需求規格與庫存規格相差甚遠的情況:客戶要的一個都沒有了,倉庫裏堆的規格都是客戶不要的。這時企業應該縮短生產計劃的周期,把月計劃調整為旬計劃,因為客戶大都是半個月或10天要一次貨,這樣,就不會產生大量的積壓。大部分產品的生產都能滿足少批量、多頻次的要求。
七、縮小每個計劃所覆蓋的範圍
公司所處理的業務中,有的可預見性強,有的相對弱。因此公司在作計劃的時候,應該把那些難以預測的內容剔除在外,或者另作計劃,把變化頻率相近的那些項目集中在一個計劃中。
比如,如何安排促銷是年度促銷計劃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內容,但在年度計劃中你能準確預測的隻能是你自己主動發動的促銷攻勢,對手會在什麼時間、什麼地點發動怎樣的促銷戰,你是摸不準的。因此,我們就應該把專門針對對手的促銷反擊預算從年度計劃中剔出來,另作安排。
因此,在促銷計劃方麵,要麼采取主動策略,比如時間比別人早,力度比別人大。在空調行業,現在大家都知道要提前,因此空調銷售已經從旺季促銷變成淡季促銷,從3月份淡季促銷提前到了上一年的12月促銷,就好像下班高峰期出租車不好打,於是路邊等車的人都往前走,希望能在別人前麵把空車攔截下來,有的甚至會走出一站地去!
在這種情況下,競爭的起跑線又再度被拉平。如何處理被動情況下的促銷計劃就成了難點。一般來說,應該把被動促銷的準備做好。什麼程度算好呢?準備到隻剩下什麼時間和什麼地點沒有決定,而促銷物料和促銷方法應該做到心裏有數,隨時待命。
對許多企業而言,並沒有足夠的資金來應對對手的促銷襲擊。那它就需要在不同的區域調度自己的促銷物料。如果公司的戰線非常長,那麼大幅度的調動就不是一個可取的方案。這時,企業就應當反省一下自己的擴張方案:是否戰線拉得太長?是否應該收縮在一個或幾個市場穩紮穩打?要知道,這不是計劃能解決的。但由於促銷物料要占用企業的資金,當公司大到一定規模,僅僅促銷物料一項占用的資金就將會非常驚人,隻有現金流非常充沛的企業才能這樣做。
分配工作要恰當:適人、適能、適量
上司如果能幹,定能將員工之工作分配得極為妥當,引發從業人員的工作意念,否則部屬會有反抗的心理。
所謂善於分配工作的好上司如下列所述:
第一,經常檢討個人負責的工作內容,適當地估計工作的質與量,以求分配平均。
第二,考慮到某份工作量所需完成的時間。
第三,若派予其他員工,會先由員工本身工作進行的狀況而定。
工作分配如果不妥當,就易造成不滿的情緒。分配工作雖是小事,卻與從業人員的士氣大有關係,千萬不可忽略。任人,顧名思義,即任用人才之意。世界上的人才成千上萬,有全才,有偏才;有鬼才,有怪才;還有雄才,有奸才。但無論什麼樣的人才,都各有其用,關鍵在於領導者如何任用。任用正確,則坐擁天下,一切盡在掌握之中;任用不當,則危機四伏,大局不定,可謂"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善於用人的領導者,適時升降,恰到好處,覺得人傑雄才遍地有;拙於任人的領導者,亂用一氣,適得其反,直歎人才實在難尋找。可見,任人也須講究方法與藝術,並非隨心所欲,胡亂任用。
古人日:"君子所審者三,一日德不當其位,二日功不當其祿,三日能不當其官,此三者乃治亂之源也。"可見,能當其位是任人的重要原則,是判斷領導者任人是否正確的首要標準。在任人時,領導者對人才一定要量體裁衣,既不能讓統禦千軍的將帥之才去做夥頭軍,也不能讓縣衙之才去當宰相;既不能讓溫文儒雅,坐談天下大事的文官去戰場上馳騁,也不能讓叱吒風雲,金戈鐵馬的武將成天呆在宮廷內議事。而應該辨清各自的特長,派其到相符的地方或授予其相應的職位。不當其位,大材小用或者小材大用都是任人失敗之處。不當其位,當然就無法發揮人才的長處,空得滿腹經綸卻無處施展;大材小用造成人才的極大浪費,必挫傷人才的積極性,使其遠走高飛,另謀高就;小材大用隻會把原來的局麵越弄越糟,成為專業發展路上的絆腳石。"用人必考其終,授任必求其當",古人已經給現代領導們做出了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