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楔子(3 / 3)

然知難行難,研究價值如斯,研究目的肯定是沒有達到的。“卻顧所來徑,蒼蒼橫翠微。”這本小書也可看做我研讀南宋諸小集的筆記,腹笥淺陋,缺點難免。是耶非耶,得失心知。博雅君子,幸垂教之。楔子稿竟說偈雲:

四靈清淡後村驕,白石煙波廿四橋。

喚起江湖千古事,聽濤館外雨瀟瀟。

(注:徐照、徐璣、翁卷、趙師秀號“永嘉四靈”,劉克莊號後村居士,薑夔號白石道人,皆為江湖詩人。)

附錄:按清紀昀等《四庫全書總目》卷一百八十七《江湖小集提要》

《江湖小集》九十五卷。舊本題宋陳起編。起字宗之,錢塘人,開書肆於睦親坊,亦號陳道人。今所傳宋本諸書,稱臨安陳道人家開雕者,皆所刻也。是集所錄凡六十二家:洪邁二卷,僧紹嵩七卷,葉紹翁一卷,嚴粲一卷,毛珝一卷,鄧林一卷,胡仲參一卷,陳鑒之一卷,徐集孫一卷,陳允平一卷,張至龍一卷,杜旃一卷,李龏三卷,施樞二卷,何應龍一卷,沈說一卷,王同祖一卷,陳起一卷,吳仲孚一卷,劉翼一卷,朱繼芳二卷,林尚仁一卷,陳必複一卷,斯植二卷,劉過一卷,葉茵五卷,高似孫一卷,敖陶孫二卷、附詩評,朱南傑一卷,餘觀複一卷,王琮一卷,劉仙倫一卷,黃文雷一卷,姚鏞一卷,俞桂三卷,薛嵎一卷,薑夔一卷,周文璞三卷,危稹一卷,羅與之二卷,趙希璐(左木)一卷,黃大受一卷,吳汝戈一卷,趙崇鉘一卷,葛天民一卷,張弋一卷,鄒登龍一卷,吳淵二卷,宋伯仁一卷,薛師石一卷、附諸跋及墓誌,高九萬一卷,許棐四卷,戴複古四卷,利登一卷,李濤一卷,樂雷發四卷,張蘊一卷,劉翰一卷,張良臣一卷,葛起耕一卷,武衍二卷,林同一卷。內惟姚鏞、周文璞、吳淵、許棐四家有賦及雜文,餘皆詩也。(下引方回《瀛奎律髓》之《落梅》評語,此略。)今此本無劉克莊《南嶽稿》,且彌遠死於紹定六年,而此本諸集多載端平、淳祐、寶祐紀年,反在其後。又張端義《貴耳集》自稱其《挽周晉仙》詩載《江湖集》中,而此本無端義詩。(下引周密《齊東野語》卷十六《詩道否泰》語注曰:案此說與方回所記小異,未詳孰是。)而此本無曾極詩,亦無趙師秀詩。且洪邁、薑夔皆孝宗時人,而邁及吳淵位皆通顯,尤不應列之江湖。疑原本殘閥,後人掇拾補綴,已非陳起之舊矣。宋末詩格卑靡,所錄不必盡工。然南渡後,詩家姓氏不顯者多,賴是書以傳,其摭拾之功亦不可沒矣。

又同上卷一百八十七《江湖後集提要》、《江湖後集》二十四卷。宋陳起編。案起以刻《江湖集》得名,然其書刻非一時,版非一律。故諸家所藏如黃俞邰、朱彝尊、曹棟、吳焯及花谿徐氏、花山馬氏諸本,少或二十六家,多至六十四家,輾轉傳鈔,真贗錯雜,莫詳孰為原本。今檢《永樂大典》所載,有《江湖集》,有《江湖前集》,有《江湖後集》,有《江湖續集》,有《中興江湖集》諸名,其接次刊刻之跡,略可考見。以世傳《江湖集》本互校,其人為前集所未有者,凡鞏豐、周弼、劉子澄、林逢吉、林表民、周端臣、趙汝鐩、鄭清之、趙汝績、趙汝回、趙庚夫、葛起文、趙崇嶓、張榘、姚寬、羅椅、林昉、戴埴、林希逸、張煒、萬俟紹之、儲泳、朱複之、李時可、盛烈、史衛卿、胡仲弓、曾由基、王諶、李自中、董杞、陳宗遠、黃敏求、程炎子、劉植、張紹文、章采、章粲、盛世宗、程垣、王誌道、蕭澥、蕭元之、鄧允端、徐從善、高吉、釋圓悟、釋永頤凡四十八人。考林逢吉即林表民之字,蓋前後刊版所題偶異,實得四十七人。又詩餘二家,為吳仲方、張輯,共四十九人。有其人已見前集而詩前集所未載者,凡敖陶孫、李龏、黃文雷、周文璞、葉茵、張蘊、俞桂、武衍、胡仲參、姚鏞、戴複古、危稹、徐集孫、朱繼芳、陳必複、釋斯植及起所自作,共十七人。惟是當時所分諸集,大抵皆同時之人,隨得隨刊,稍成卷帙,即別立一名以售。其分隸本無義例,故往往一人之詩而散見於數集之內。如一複其舊次,轉嫌割裂參差,難於尋檢。謹校驗前集,刪除重複,其餘諸集,悉以人標目,以詩係人,合為一編,統名之曰《江湖後集》,庶條理分明,篇什完具,俾宋季詩人姓名篇什湮沒不彰者,一一複顯於此日,亦談藝之家見所未見者矣。

又據牛鴻恩《永嘉四靈與江湖詩派選集》,近年有學者重檢《永樂大典》殘卷,發現《大典》引錄不同名稱的江湖集共有八種,除上引《四庫全書總目》提到的五種,尚有《江湖前賢小集》、《江湖前賢小集拾遺》和《江湖詩集》三種(或說所引江湖集名多達九種,但未列集名)。此八種江湖集著錄一百零八位詩人作品,與四庫本《江湖小集》、《江湖後集》對照,漏收的詩人為三十六位,漏收的作品為一百七十三篇。此三十六人為:《江湖集》十八人:趙與時、劉克莊、盧祖皋、陳造、靜齋(張敏則)、李錞、鄭克己、楊萬裏、曾幾、趙希柄(左人)、周孚、來梓、徐文卿、黃簡、張韓伯(按《江湖小集》有張弋,弋舊名奕,字韓伯,當即此人,然則三十六人當為三十五人)、史文卿、周師成(尚有錢塘徐氏、大梁李氏、天台徐氏因名字不詳未計入);《中興江湖集》七人:趙善扛、方惟深、翁卷、李泳、牛士良、曾鞏、趙師秀(尚有蒲陽柯氏、大梁李氏);《江湖前集》三人:陳翊、鄭俠、郭世模(尚有李泳,已見上集);《江湖後集》二人:宋自遜、李時;《江湖續集》四人:董國材、蕭立之、馮時行、周密;《江湖前賢小集》一人:李工侍;《江湖前賢小集拾遺》一人:邵伯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