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靜的暮秋夜正長,心頭纏繞著無盡的憂愁。春秋漸逝年事高,於是獨自惆悵獨自憂。四時更替一年又要結束啊,暑去寒來哪能共存處。陽光漸漸昏暗落西山啊,明月也陰晴圓缺不能常圓滿。歲月匆匆就要完啊,衰老慢慢到來心誌也跟著朽。內心時有喜悅總生起些盼望,終究是惆悵這都是白日夢。胸中沉痛而又淒涼啊,長長的歎息一聲又一聲。時光荏苒不停流逝啊,衰老的人在這空曠的世界無處棲身。勤勉國事希望得到進用啊,我還久留在此不忍離去。
為何浮雲翻滾布滿太空啊,快速升起把明月遮蔽。忠誠正直的心希望君王能看見啊,陰風陰雲阻擋無法知曉。希望太陽顯耀運行啊,可是雲氣迷蒙總是將它遮蓋。我不自量想獻出一片忠心啊,小人無恥謊言將我誣蔑和陷害。唐堯虞舜的品行是何等高尚啊,他們有著觸及蒼天的眼光。可那小人出於嫉妒的心理啊,用“不慈”、“不孝”的罪名加以毀謗。堯舜像日月那樣照耀天下啊,尚且還有點點的瑕痕。何況這一國大事啊,更是頭緒繁多糾纏不清。穿著柔柔的荷葉衣真漂亮啊,可惜空蕩蕩卻不能係腰帶。你總是誇耀自己美好又勇武啊,自信這幫近臣可以依恃。厭惡忠誠善良的美德之人啊,喜好裝腔作勢的小人。眾以取得重用啊,忠良被疏遠離你越來越遠。農夫知道荒廢耕種啊,田野就長滿雜草而凋敝。人們紛紛營私舞弊啊,擔心社稷那崩潰的前途。世上“人雲亦雲”的風氣啊,為什麼毀譽顛倒。現在對鏡修飾來自察啊,尚且逃過危難和保全性命。願流星傳送我忠心給君王啊,它飛來飛去難以遇上。日月都被浮雲遮蔽,整個大地昏暗一片沒有光亮。
聖明的堯舜選賢任能啊,才高枕無憂自身逍遙。自認沒有辜負天下人啊,就不會感到憂愁和恐懼。乘上駿馬迅速前馳啊,何必鞭撻費力強督促。城郭再堅固也不可靠啊,盔甲再堅厚又有什麼用處。小心翼翼沒有好結果啊,心中煩悶憂愁排遣不掉。人生天地間猶如過客啊,功名不成又壯誌未酬。本想就這樣走歸隱之路啊,又想揚名四海之內。結果飄飄蕩蕩未受重用,空懷愚忠自討苦嚐。曠野茫茫無邊際盡頭啊,孤獨漂泊何處是歸處。國有良駒卻不知乘啊,還急匆匆的另去求素。寧戚在車下謳歌啊,齊桓公就能夠識才善任。沒有善於相馬的伯樂啊,誰還能把賢才來讚譽啊?惆悵痛哭姑且發泄憂愁啊,君王能專心體察我的忠良。誠誠懇懇渴望效忠啊,卻被小人的嫉妒所阻擋。讓我這輕賤身軀與君別離啊,我要在雲天中閑遊蕩。乘著團團精氣飛騰啊,在那成群的神靈中馳騁追逐。駕著飛動的白虹飄動啊,又穿過那眾多的神靈。左邊有南方大神翩翩飛翔,右邊有東方蒼龍在飛舞。雷師在後麵鼓起隆隆雷聲啊,風神前麵開路呼呼作響。前麵有輕車悅耳的鈴聲啊,後麵的輜重車行進從容。車上的雲旗隨風飄舞啊,成群車隊做護衛威武雄壯。拳拳忠貞的心終不動搖啊,但求變成現實美好的願望。仰仗皇天深厚的恩德啊,保佑君王無病無災祝福永安康!
【賞析】
《九辯》是宋玉寫的一首著名的長篇抒情詩,在寫法上受《離騷》影響明顯。
“九辯”一詞與“九歌”一起出現於《離騷》,是夏代流傳下來的古曲之一。“辯”即“變”,凡樂曲改換樂章,曲調都可以稱之為“變”。
《九辯》借助悲秋而感歎自身懷才不遇,壯誌難酬的悲憤。其借秋景以抒悲悶之情的手法,更被譽為我國文學“悲秋”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