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高興有了一個真正的藍田江花玉手鐲,帶在腕上不肯摘下來。
傍晚,先生和我在西安的街上閑逛,無意間,拐進了一個小胡同。那是一條賣古董和零碎小商品的街。我們就很隨意地一個攤位一個攤位地看過去。藍田玉手鐲在我的腕上咣來咣去。有攤主看到了我腕上的手鐲,便也想賣幾個給我。我對那些攤位上擺的玉不屑一顧。那是些什麼玉?充其量隻能算表層玉,我的可是深層老玉呀。在一個攤位前我站住等先生,攤主招呼我:進來看看吧,不買沒關係,聊聊天嘛。我便走進去東看西看的。
攤主看我瞧不上他擺在外邊的玉,就從櫃台底拿出一盒和田玉掛件來。我挑來揀去的,不知哪塊是真哪塊是好。隨口說:你這裏沒好玉。攤主拿起一塊玉來,說:你真是不懂,這是真正的和田玉,就是沒有盤摸出來。說著,在他那油漬漬的光頭上蹭了幾下,那玉頓時有了些許潤澤。看來他說得像是真的,於是挑了兩塊(當然不會挑那塊被他在光頭上蹭過的)。臨走,攤主說:你是個不懂玉的,不懂玉最好不要買玉。我心裏一驚,問為什麼?他說:看你帶的鐲子就知道。你那鐲子肯定是花了大錢買來的,但不值錢,在我這裏隻賣二十元,我白送你倆都行。說著真讓我挑了兩隻拿走。我的心一下像泄了氣的皮球,不再因玉而彈跳了。走出小店,我把玉鐲使勁往上捋,盡量藏在袖子裏。
這次買玉花掉了不少錢,也學了幾招鑒別真假玉的招數。比如兩塊玉相摩擦,其聲柔和圓潤,而假玉摩擦,其聲尖銳耳。我想,花點錢學兩招,也不算冤。回到家後,我把以往收集的玉鐲都拿出來,坐在床上耐心地一一摩擦鑒定。結果發現同一個鐲子與有的鐲子摩擦聲音好聽,與有的鐲子摩擦就發出刺耳之聲。摩到後來,真有些不知哪個是真哪個是假了。於是我想,何必如此較真來折磨自己。真也好,假也罷,自己喜歡就好。人不是常說:“黃金有價玉無價”嗎?玉之價在於人之喜好。我與這鐲子有緣,它就值這麼多錢。所以,下次你如果看到我戴一隻手鐲時,千萬不要來打聽多少錢,是真是假,隻認定它是一隻好玉鐲就行。假如我戴著那隻像綠色大理石的手鐲,你仔細看一下,一定能看出它比其他玉鐲有澤有潤,因為它確實是塊好玉,至少我是這麼認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