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晨,醒來後的龍紹川發現自己睡在了楊柳的房間,可他在朦朦朧朧的中好像覺得玉蘭曾經來過,他還和玉蘭有過身體上的接觸,但他坐起來一看,才知道那是自己在做夢,他知道他有點想念玉蘭了,看來昨晚自己又喝醉了。
早上在會場他都沒看見楊柳,吃完中午飯,他才看見楊柳在忙著給參加會議的人辦理退房手續。在告別時他們隻短短的說了幾句話,但龍紹川卻看見了楊柳滿臉的紅暈和眼睛裏的閃爍著的一絲淚花。
58
春天的時候,縣委張書記來到白龍澗村,那時他已經接到了省委組織部的通知,讓他接替洛西市退休副市長的位置,分管全市農口的工作。這事來得很突然,他聽說這次是省委的許書記親自點了他的將,他知道有很大成分是這次省裏農村經濟工作會議的因素,所以他想來看看龍紹川,這個他仕途中的福星。
張書記是在黃川鄉劉萬山書記的陪同下來和龍紹川告別的,那一天張書記沒有進村部辦公室,他們就坐在村部門前的幾塊大石頭上在說著話。
看著張書記那麵如慈父般的微笑,龍紹川的心裏忽然有了一種辛酸的感覺:他不會忘記,在他回鄉時縣裏召開的歡迎大會上,楊副書記宣讀的張書記的三點指示,雖然當時他們還沒有見過麵,但在他心裏卻已經非常的欽佩和尊敬張書記了;他更不會忘記,張書記親自到醫院裏看望他時,對醫院作出的幾點要求,還在家裏請他和劉萬山吃飯,並把家裏的電話號碼給了他,這已經超出了工作的範疇,這是父母對兒女的愛;白龍澗村在發展多種經營過程中,張書記多次給予的支持和指導,更讓龍紹川牢記在心。想著張書記就要離開了,龍紹川心裏很不是滋味,和張書記說話時他的眼淚就一直在眼眶裏打轉。
看著龍紹川悲切切的樣子,張書記笑著說:“這可不像我心中的龍紹川了,我這是從縣裏到市裏,不管咋說也算是高升了,你應該替我高興才對。今後咱們還會經常見麵,弄不好我還要在你們村裏搞試點呢。有啥事你就到市裏去找我,我的家也不打算搬,有急事還可以打我家裏的電話嗎!”
從張書記那裏得知是縣裏的郎副書記接替他出任大河縣的書記,龍紹川心裏咯噔了一聲。他天真地問:“張書記!那馬縣長接替你不是更合適嗎?”張書記笑了笑說:“服從組織的安排,尊重組織的選擇,這是我們黨的紀律,龍紹川你可不能忘記了。”
張書記走後,劉萬山對他說:“當今的官場是變幻莫測的,無論是張書記自己擔任這個副市長,還是郎副書記擔任縣委書記,這一點連張書記都沒有料到。據說張書記向組織推薦的是馬縣長,而市裏最後確定的是郎副書記,據說郎副書記是省委一個領導的親戚。這事咱就不要管了,還是一如既往的幹好咱的工作比啥都重要。
幾天來,龍紹川心裏總是悶悶不樂的,他在省裏開會時的那些高興和喜悅也被這次縣裏的人事變動給衝淡了不少。
在全縣召開的正副科局級幹部大會上,縣委的楊副書記主持了大會,省委和市委組織部的領導分別宣布了張書記和郎副書記的任命;張書記作了簡短的離任演說;郎書記也作了明確的表態發言;唯有馬縣長靜靜地坐在那裏。龍紹川是以鄉黨委副書記的名義參加的會議,他看到會場裏多數人的表情都很沉重,看來大家都在為官場失意的馬縣長惋惜。
這一次看來很普通的權力更迭,卻讓龍紹川見識了官場的無情和冷漠,他不斷地在心裏想著:“看來這社會大課堂的課程還真是高深莫測,自己這個小學生要學的東西還很多很多。”
隨著時間的流逝,龍紹川心裏的那點不愉快也隨著工作的忙碌給淡化了,他在努力的踐行著他在省農村經濟工作會議上對各級領導的承諾,村裏的各項工作都在順利地向前推進著。
唯一讓龍紹川煩惱的是,縣裏的郎書記上任以後,為了加快全縣的改革開放的步伐,在全縣推行了“樣板工程”戰略,要求每一個鄉鎮,每一個村都要有自己的“樣板工程”。白龍澗村是全省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典型,當然也成了郎書記抓的試點村。郎書記在白龍澗村停了一天的時間,他仔細的考察了白龍澗村的多種經營發展情況,並充分的肯定了龍紹川的工作。
郎書記從白龍澗村的實踐中受到了啟發,他從省裏的各部門請來了不少專家,給縣裏製定了一個大幹快上的經濟發展規劃,被稱為大河縣的“藍圖工程”。縣裏根據“藍圖工程”的規劃,計劃在今年完成新增一萬畝的水澆地的農水工程;十萬畝的果樹栽植工程;百萬頭(隻)養殖工程;按照郎書記提出的:“大規模,高水平和集約化經營模式”的要求,許多個“萬頭豬場”,“萬隻羊群”,“萬隻雞場”和“萬畝果園”都列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