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1 / 3)

常務副縣長是負責財政工作的,他為了躲避郎書記的責問,幹脆帶著一個副局長常駐到了北京跑錢。在家主持工作的常務副局長整天急得焦頭爛額,在郎書記批評他的第二次後,就想出了一個令全縣幹部和教師吃驚的主意,他給縣委和縣政府寫了一個報告:為了積極支持我縣已經上馬的水利工程,號召全縣的吃財政的行政事業人員發揚艱苦奮鬥的精神,停發三個月的工資。這個辦法雖然缺德,但還是解決了目前的困難,縣委常委們隻得同意了。自那以後,這個副局長就托病住進了醫院,他不敢麵對那些找他要錢的和罵他祖宗三代的幹部們。

修渠的工程在撤銷了兩個局長的威懾下當年的十一月份就如期竣工了,塬上兩個鄉的老百姓高興極了,在大渠通水的典禮上,看著大渠裏流著清清的泉水,幾十個村民抬著他們自發刻製的“功德碑”和大錦旗送給了縣委和郎書記,錦旗上寫著:“改革開放就是好,共產黨對人民親”!石碑上刻著:“千年旱地變水地,永遠不忘郎書記!”那一天,洛西市的王書記和省水利廳的領導都參加會議。省、市各大宣傳機構的記者們幾乎都到了場,郎萬鈞書記感動得都掉下了眼淚。一時間大河縣的郎書記成了中原省的又一個“焦裕祿”,在全省的幹部和群眾中傳頌著。

被撤職的水利局張局長,自動請纓到了盤龍水庫管理所當了一名副所長,他雖然不能製止這一場他認為“勞民傷財”的工程,但隻能用自己的微薄之力來看管好水庫。在水渠開工典禮的那一天,他要求留在家裏值班,他獨自的在盤龍水庫的壩基上來回的走著,當大渠通水典禮的禮炮響起時,他的淚水也隨著留下來了。

59

白龍澗村由於荒山麵積大,縣裏要求他們在搞好原有的多種經營基礎上,今年要發展一個“萬隻羊群。”還給他們規劃了一千畝果樹栽植的任務。

發展果樹在白龍澗村倒是阻力不大,他們經過層層動員,已經順利地完成了果樹栽植任務,但是發展“萬隻羊群”的事情卻遇到了麻煩。

白龍澗村幾年來已經發展了四千多隻山綿羊了,草場的承載量已經接近飽和,要在一年內再發展六千隻羊,各組的群眾實在難以接受。

為了幫助發展這個“萬隻羊群,”郎書記派來了縣委辦公室的周主任親自坐鎮指揮,縣畜牧局的朱副局長和縣農行的楊副行長具體幫助村裏組織實施。開了多次動員會後,才落實了一千多隻,距離縣裏的要求還相差甚遠。

全省的先進村一下子成了老大難,這讓郎書記很惱火,他把龍少川叫到辦公室裏嚴厲的對他說:“紹川同誌,你可是受過省委許書記親自表彰的人,所以你不能驕傲自滿,更不能固步自封。一定要繼續地解放思想,緊跟縣委的步伐,千萬不要辜負許書記和縣委對你的期望!”龍紹川一下子懵了,他在這次發展養羊的事情上他確實盡力了,但無論如何他也不能不顧群眾的反對和違反客觀規律辦事呀!他沒有驕傲自滿,更沒有固步自封!盡管他在心裏很委屈,但出於對郎書記的尊重,他還是表態說:“郎書記,我們村裏的草場確實有限,我回去盡量的努力吧。”郎書記嚴肅地說:“紹川同誌,這不是盡量的問題,是必須完成任務。”龍紹川無奈地點了點頭。

出了郎書記的辦公室,他覺得很委屈也很傷心。幾年前也是在這個辦公室裏,是他親自給張書記和馬縣長彙報的白龍澗村發展多種經營的計劃,張書記和馬縣長沒有命令和批評,隻有鼓勵和支持。可時過境遷,還是在這間辦公室,他卻成了一個驕傲自滿和固步自封的人了,難道他真的有點落伍了?他有點想不通了。

回到了鄉裏,他懷著沉重的心情把郎書記說的話給劉萬山說了,劉萬山說:“你可不能有啥想法紹川,這一個領導一套方法,你要學會去適應變化了的各種新情況,也包括學會去適應不同領導的不同工作方法,重新給自己定好位,這樣你才能真正地成長和成熟起來。”還是這位亦師亦友的老領導,他短短的幾句話讓龍紹川明白了許多,才漸漸舒展了眉頭。臨別的時候,劉萬山說:“在養羊的問題上,你可不可以再換一種思路,沒有草場可不可以發展圈養,這在平原地區也是一條成功的養羊經驗!”

其實劉萬山對郎書記的那一套“大幹快上”的“宏偉藍圖“也有看法,他不能給龍紹川說透,因為他知道龍紹川目前還是個沉不住氣的主,他不能讓龍紹川有任何的閃失。郎書記是從省裏下派的幹部,他缺乏農村工作經驗,對改革開放後的農民又了解甚少,但他又是個急功近利的人。“少年得誌者大多狂妄”,他從省裏請來的那些“所謂的專家們”,完全是按照他的意願和先進地區的經驗製定的規劃,有些難免脫離本地區農村的實際,這就違犯了當地的客觀實際和農民的意願。但不管咋說,郎書記也是想在大河縣幹一番事業,所以劉萬山還是謹慎地在支持著這個滿懷抱負的“新貴”,他也在千方百計保護著龍紹川這個在政治舞台上初出茅廬的新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