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紹川和劉萬山因為村民靜坐被免職,在白龍澗村引起了很大的反響,大家都在議論著,串聯著。特別是高龍舟和那些參與砸閘門的十幾個人更是不安,他們又組織發動了幾百個人,準備到縣裏再次靜坐。一天淩晨,村裏的幾十輛拖拉機載著幾百名村民出發了。金蘭聽她五嬸說了後,天不明就跑來告訴龍紹川,龍紹川知道這事情的嚴重性,他不想讓村民們再為自己受牽連了,他騎著摩托車在半路硬是把這些村民給攔下了。
自從處理了龍紹川幾個人的事情後,大河縣的幹部隊伍也越來越複雜了。楊副書記的病房裏每天都是人來人往的,多數都是縣裏的科級幹部,他們在不斷地給楊副書記彙報著什麼。特別是那十幾個被免職和撤職的幹部,他們都神神秘秘的。
原縣水利局張局長,一年多來他一直不停地在向上級申訴著,他不僅是為自己,他還在申訴盤龍大渠這個勞民傷財的形象工程,控訴它違反了科學規劃和科學決策的原則,以及它規劃的形成和施工中存在的突出問題。
耗資六千萬的盤龍大渠,水利部和省裏有關專家詳細地作過會診,明確了這是一個不能擴容的隱患水庫,這和他當初在“藍圖工程”規劃時,提出的反對意見完全吻合,專家留下的那張有著郎書記和馬縣長簽名的紀錄意見他還保存著。他還搜集整理了盤龍水庫幾十年來所有的資料,特別是水庫設計和施工時的原始資料,都能說明:盤龍水庫從原有的設計到施工本來就是一座無法擴容的水庫。
財政局的邢局長被免職後,他主動要求到修建盤龍大渠的第一線去,做了縣財政局設在這項工程中的財務監督員。他仔細地記錄著六千萬資金的各項支出,他更留神工程中的偷工減料現象,雖然他無權幹涉工程隊,但他有權記錄下這一筆筆真實的現象,他在精心的看護著人民的這筆血汗錢。
承包這項工程的是鄰縣的一個水利工程隊,這個縣恰恰是郎書記的老家。為了弄清這個工程隊的來曆,他利用節假日動用了自己在這個縣的關係,查明了事情的真相,這個水利工程隊根本就沒有施工資質,拿來的各項證書都是偽造的。最令他想不到的是,這個施工隊的隊長竟然是郎書記的一個遠房親戚。
劉萬山和龍紹川在看望楊副書記的時候才知道,馬縣長為了抵製郎萬鈞的錯誤決定,氣得在會議中途就離開了,他不惜以辭職來驚醒郎書記,但郎書記還是一意孤行。楊副書記也給他們說了,當他在紀委侯書記拿來的對劉萬山處分決定上簽下“堅決不同意”那幾個字時,他就下決心要和郎萬鈞翻臉了。楊副書記心情沉重地說:“我和郎萬鈞之間的矛盾絕不是什麼權力之爭,我都是要退下來的人了我還有什麼奢望。本來我想平平穩穩在自己的政治生涯中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但是現在看來是不可能了。馬縣長將來還要擔當大河縣的主帥,所以不能讓他再為此犧牲了,隻有我來當這個惡人了!”說著淚水已經掉下來了,最後他告誡劉萬山和龍紹川說:“這是一場保衛大河縣改革開放成果和人民利益的政治鬥爭,你們絕不能掉以輕心,咱們要向你們的老支書一樣,為黨守好大河縣這塊陣地!”
楊副書記說的話讓劉萬山和龍紹川很受感染,他們親眼目睹了郎書記和楊副書記之間矛盾的形成過程,他們深深地被楊副書記的膽識和精神所感動。在回去的路上他們商定:劉萬山負責把黃川鄉川區的幾個水澆地變旱地村的村民發動起來,搞一個人人簽名的“萬民書”,必須把郎萬鈞搞的那個勞民傷財的盤龍大渠的真相揭露出來;龍紹川負責把省裏在驗收黃川鄉的養羊時,郎萬鈞弄虛作假的證據搞出來,一同上報省裏。
幾天來,劉萬山就住到了龍大山家,他起草了一個“盤龍大渠修建給我們帶來的嚴重後果”的控訴書,龍大山在盤龍村挨家挨戶讓大家簽名,盤龍近二百名成年人爭先恐後把自己的名字鄭重的寫在了這張紙上,大家還在自己的名字上按下了手印。接著又分頭去找了白龍澗村其他的組幹部,讓他們組織本組的村民簽名,聽說是解決大家為此而付出了代價的“水地無水”的事情,而且控訴書上寫的事情真實,不到兩天的時間,黃川鄉裏就有近萬人在控訴書上簽了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