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阿爾巴尼亞作品(1)(2 / 2)

沒過多久,丹麥國王拉克·劄卡裏亞去世,他的土地歸斯坎德培所有,不巧,威尼斯卻趁機搶占了這片土地。於是,斯坎德培立刻對丹麥作戰,再次擊敗土耳其軍隊,並活捉該軍首領穆斯塔發巴夏。在阿爾巴尼亞戰場上,土耳其軍隊出其不意地搶占了迪布拉的斯菲迪格拉德堡壘。緊接著,穆拉特二世又率兵進攻阿爾巴尼亞中部要塞克魯雅。但是,在斯坎德培軍隊的英勇抗擊麵前,土軍大敗,作惡多端的穆拉特二世在阿得裏雅諾波雅鬱悶而死。克魯雅之戰的偉大勝利,鼓舞了阿爾巴尼亞軍民的士氣,舉國上下沉浸在歡樂的氣氛中。轉戰南北,屢建奇功的斯坎德培與阿拉尼特·戈萊姆·道比的女兒結了婚,新婚的斯坎德培帶著妻子遊曆了全國。不過,英雄並沒有沉浸在個人的幸福中,忘記保衛祖國的重任,相反,他準備同土耳其人進行更激烈的戰鬥。

不久,他又領兵與土耳其侵略者交戰,戰鬥中,斯坎德培的妹夫穆劄卡受了重傷。禍事接連發生:國王的外甥哈姆劄依變節投敵;匈牙利朋友胡尼雅迪和那不勒斯朋友阿爾馮斯相繼死去。那不勒斯的新國王斐迪南呼籲斯坎德培予以援助。斯坎德培率兵越海,擊敗了勁敵。然後,斯坎德培又率領隊伍回到祖國,連續打垮幾股土耳其軍隊。蘇丹不甘心失敗,最後竟把卡拉查巴夏也派到阿爾巴尼亞,驕橫的卡拉查巴夏大肆吹噓,揚言不久即可打敗斯坎德培的軍隊。可是,這個不可一世的巴夏比先前的部隊敗得更慘,在這以後,阿爾巴尼亞同土耳其兩年之內無戰事。

羅馬教皇試圖與斯坎德培共同建立一支歐洲十字軍,並請他任統帥,可是,教皇的過早去世使這一願望未能實現。後來,蘇丹穆拉特把一個阿爾巴尼亞叛徒巴拉班·巴夏派回阿爾巴尼亞,進行反阿爾巴尼亞的罪惡活動。機智的斯坎德培立刻識破、戰勝了這一叛徒。在激烈的戰鬥中,七、八名著名的阿爾巴尼亞將領英勇犧牲,同伴的陣亡更加激起英雄複仇的意誌。斯坎德培又同叛徒巴拉班激戰兩次,最後終於打敗了他,另外,阿爾巴尼亞軍隊還擊敗了另一股由雅庫普巴夏率領的土耳其軍隊,斯坎德培親手將雅庫普打死。

頑固的蘇丹穆哈默德仍然賊心不死,最後又和巴拉班一起率領25萬大軍包圍了克魯雅,英勇不屈的斯坎德培軍隊果敢迎戰,土軍再次大敗,狼狽逃竄,叛徒巴拉班也被打死。蘇丹沒有在戰鬥中打敗斯坎德培,妄圖使用陰謀詭計達到卑鄙的目的。一次,他親自出馬,率兵包圍了都拉斯和克魯雅,但仍然以失敗而告終。蘇丹走投無路,被迫與斯坎德培講和。不過,這裏麵還隱藏著更大的陰謀,暗地裏他仍在加緊準備新的戰爭,不幸這時斯坎德培患了重病,不久就離開了人世。斯坎德培死後,女王領著兒子前往意大利,在阿爾巴尼亞國內,公爵們繼續堅持鬥爭,但未能取得勝利。

斯坎德培領導阿爾巴尼亞人民浴血奮戰25年,雖然暫時失敗了,然而,斯坎德培的英靈卻永遠鼓舞阿爾巴尼亞人民為祖國的解放而鬥爭。

巴拉最後的歌

《巴拉最後的歌》是阿爾巴尼亞作家達拉發表於1906年的一篇敘事詩。其故事梗概如下:

15世紀斯坎德培時代參加過戰鬥的士兵巴拉,在民族英雄斯坎德培逝世、土耳其侵占阿爾巴尼亞之後,越過大海,來到意大利南部的西西裏島。在異國的土地上,巴拉年歲漸老,他因不能為祖國出力而難過。一天,他回憶起以往的功業和光榮,激動地講述起拉勒女兒的故事。

巴拉年輕時,在阿爾巴尼亞有一個叫尼克·巴塔的勇士,一天,這位勇士出發到別的國家去打仗,路上遇到了另一位叫巴爾·戈萊姆的勇士。恰巧這位勇士也要到別國去作戰,兩人一同來到伯羅奔尼撒半島。在拉勒城海邊的一個花園裏,兩位勇士遇上了卡烏爾親王的獨生女瑪拉。瑪拉對他們說:“你們手中的利劍不應當在這兒的姑娘中間閃光,而應當在戰場上,在我們的勇士與土耳其人作戰的疆場上閃光才對。”尼克回答:“明天土耳其人和拉勒城人就將曉得阿爾勃利人的厲害。”尼克徹夜未眠,想念瑪拉姑娘。

第二天,兩位勇士果然打敗了土耳其人,卡烏爾親王設宴款待他們。席間,尼克提出要卡烏爾把女兒嫁給他,這激怒了巴爾,他也提出非與瑪拉成婚不可,尼克不肯讓步,立刻拔刀出鞘。卡烏爾批評了他們,說他翌日將作出決定,將女兒許配給他們當中的一人。實際上卡烏爾想在當天夜裏殺死兩名勇士,瑪拉得知後趕忙喚醒兩位勇士,使他們脫險。尼克和瑪拉臨別立下彼此永不變心的誓言,尼克說,3年以後他一定回到她的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