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斯坎德培準備同土耳其人交戰,尼克充當哨兵。夜裏,他在帳篷外遇上一個陌生的老漢,他本想殺死這個可疑的人,但老人苦苦哀求把他送到國王那裏,因為他有要事麵告國王。老人名叫哈洛恩,他對斯坎德培講,蘇丹派來一個阿爾巴尼亞奸細,名叫巴拉班,此人想劫走卡烏爾的女兒瑪拉。尼克聞訊大驚,請求國王批準他去搶救瑪拉。斯坎德培答應了他的請求。
可是巴拉班首先趕到了拉勒城,他威脅卡烏爾說,如果不把女兒送給蘇丹,必將失去寶座。卡烏爾無奈,隻好答應,美麗的瑪拉就這樣落入虎口。途中,土耳其強盜被阿爾布萊什好漢包圍在群山中間,巴拉班狗急跳牆,命令士兵對瑪拉下毒手,但是,機敏的瑪拉逃到一個懸崖上。她手持尖刀,不讓強盜靠近她。最後土耳其人慘敗,但巴拉班僥幸逃走了。
尼克回到了瑪拉的身邊,與瑪拉結為幸福的伴侶,不久,尼克在培拉特參加抗擊土耳其人的戰鬥。瑪拉被一個惡夢弄得心神不安,冒著危險來到一個山坡上,一位窮苦的老頭對她詳細地講述了他目睹的一件極不尋常的事情。瑪拉一再追問尼克的情況,老人竟失聲慟哭起來。瑪拉立刻明白,大禍已經落到自己的頭上,她喪魂落魄地跑下山去,消失在大霧煙波之中。
講述這件傳奇故事的巴拉老人也參加了這次浴血的戰鬥,他在死者中看到了受傷而死的巴爾·戈萊姆,後來還看到了奄奄一息的尼克。尼克要老人把他結婚時帶的戒指交給瑪拉。當巴拉與同伴一起準備埋葬陣亡的勇士時,瑪拉姑娘又來到他們麵前,她怎麼也不敢相信心上人會死去,詢問是否有人見過尼克,當人們默默不語低下頭時,她從血泊中認出了自己的丈夫。仿佛霹靂打在她的身上,她再也無法忍受這沉重的打擊,一頭倒在尼克的屍體上死去了。
國民陣線的史詩
《國民陣線的史詩》是阿爾巴尼亞作家穆薩拉依發表於1944年的長篇諷刺詩。
作品主要描述了在阿爾巴尼亞民族解放戰爭期間,民族解放陣線同賣國投敵的反動組織“國民陣線”之間尖銳複雜的鬥爭。1943年夏天,在墨索裏尼垮台、意大利投降前夕,“國民陣線”頭子米達特·弗拉舍裏、阿裏·科爾楚裏及其同夥,施展陰謀詭計,偽裝要和民族解放陣線合作。為了達到不可告人的目的,許多“國民陣線”分子居然還跑到山上,裝出一副誠心作戰的樣子,但是,實際上他們並沒有對法西斯占領者放過一槍。他們的真實目的是要趁意大利投降之機,奪取國家的政權。
在戰爭中鍛煉得非常成熟的廣大人民群眾,並未被“國民陣線”的陰險花招所欺騙。在地拉那郊區的山坳裏,有位叫達伊·琛尼的老人,他的家是一個具有光榮傳統的革命之家,為了祖國的解放事業,全家前後共犧牲了14個人。長期的鬥爭使他具有敏銳的洞察力和愛憎分明的階級感情。他一針見血地戳穿了“國民陣線”的真麵目,勇敢的遊擊隊員同敵人進行了殊死的戰鬥,而“國民陣線”卻是醜態百出,令人作嘔。
“國民陣線”分子的陰謀未能得逞,自覺無趣,隻好下山,不過,為了欺騙群眾,他們一時並不公開在城裏露麵,擺出一副搞“地下活動”的姿態。不久,意大利法西斯投降,德國法西斯又踐踏了阿爾巴尼亞的土地,實行更加野蠻、殘酷的統治。長期偽裝的“國民陣線”分子,覺得時機已到,於是一個個原形畢露,充當德國法西斯的走狗,有的人甚至還在新政權裏占上了一個席位。“國民陣線”分子、索古分子等各種反動力量,又糾集在新政權的周圍,開展了一種所謂“主張團結”,“反對兄弟殘殺”惡習的運動。他們造謠誣蔑、誹謗民族解放運動,最後竟與民族解放陣線公開發生衝突,一場大規模的白色恐怖發生了:“大刀明晃晃,揮動在人民的頭上,嬰兒和婦女慘遭屠殺和侮辱,一片恐怖大禍降。一切全毀滅,屍體遍地躺,這就是‘國民陣線’為阿爾巴尼亞作戰的真相。”但是,任何力量也不能使遊擊隊員們屈服,他們給人民的敵人以致命的打擊:“勇士們不搖不晃,他們的鐵拳在敵人的頭上連聲響,力量大得很,仿佛地震撼山嶽,大海掀巨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