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是因為孝宗弘治小時候的悲慘經曆,使得他不想對他的兒子管理太嚴格,何況朱厚照是他惟一的兒子,也是大明王朝的合法繼承人,正是有了孝宗的過度溺愛,造成了明朝皇帝隊伍中一個不務正業的帝王出現。朱厚照沒有讀過太多的書,甚至儒家基本的《論語》都沒學完。用現在的標準計算,估計他小學都沒畢業。等當上皇帝後,幾乎跟書本斷絕關係。
但是,朱厚照是一個非常聰明的家夥,屬於一個典型的歪才。他在踢球、騎馬、打獵、射箭、蕩舟、音樂、戲劇等方麵都有不錯的造詣。他從宮中找了個樂工臧賢,召集了幾百個樂藝精通者,組成一個龐大的樂隊,時常演練戲曲。朱厚照還自己作曲,曾經親自寫過一首曲子叫《殺邊樂》,後來的明代教坊司一直傳習了很久。
朱厚照的興趣過於廣泛,也邪門得很,隻要是跟皇帝這個職業無關的事情,他都感興趣,並且時不時地還挑戰極限,比如他有時候喜歡和一些動物搏鬥,往往是自己親身上場,也不管對方是猛虎還是豹子,都能堅持上場,即便有時候被抓傷也毫不在意。他還比較好酒,經常和幾個近臣一起吃飯,也沒什麼尊卑之分,就像幾個好朋友一樣在一起吃酒說笑話,喝的多了,有時候就互相枕著睡,第二天一大早繼續被叫起來上朝。朱厚照對皇後和皇妃出奇的冷淡,基本在搬到豹房後就很少和她們來往,所臨幸的女人往往在豹房,這些女人大都來自於宮外的進獻。
豹房是什麼呢?豹房原來是為皇家養一些猛獸的地方,比如哪個國家又進貢了什麼奇怪的動物就放在這裏,供皇帝大臣隨時欣賞。明武宗朱厚照住進去的豹房,應該在皇城的西內太液池西南岸,靠近今日西華門附近一帶。這裏原有虎城、豹房和百獸房。朱厚照在原有基礎上,大興土木,建設了兩百多間宮室,名曰豹房。實際上是集辦公場所、宮室、遊樂場所的別宮,在這裏,朱厚照可以不再受到宮中的拘束。他可以在豹房批閱奏章、娛樂、生活。他還喜歡研究佛經,並學習梵文,請高僧甚至西藏的喇嘛到豹房來為其講解。這種奢靡的生活,真不知道他是怎麼理解"空即是色,色即是空"這句話的。
正德五年,朱厚照統治的天下終於發生了劉六、劉七起義,駐守各地的明軍前去鎮壓。結果,明帝國軍隊的戰鬥力之差真是讓人目瞪口呆,居然被這些起義者連克數城,以至於京師戒嚴。朱厚照對這種情況相當不滿,他直接調來了邊軍(戍邊軍)平叛,果然,邊軍不費吹灰之力就殺得劉六、劉七無處可逃,全部死於非命。
這件事情改變了朱厚照對軍事的看法,他為駐守內地的軍隊和邊軍戰鬥力相差如此之遠感到震驚,同時,幾個在平叛中立功的軍官如許泰和江彬被他召入豹房,侍從左右,朱厚照沒事會詢問他們一些軍事上的問題。
本來豹房中最有權勢的人是相當於管家的錢寧,現在,江彬的加入分走了朱厚照對錢寧大部分的寵信,這對錢寧是一個巨大的威脅,從此,所謂的管家派和邊將派開始在豹房中進行鬥爭。有一次,朱厚照親自下場和老虎搏鬥,誰知道這個老虎太過凶猛,朱厚照一時打不過,連忙呼叫錢寧過來幫忙,錢寧非常膽怯,不敢上前,眼見皇帝危險,江彬衝上前去,奮力製服老虎,把它趕回了籠子。朱厚照為了給錢寧一個台階下,對江彬開玩笑說,我自己本來能製服它,其實不必你來救。不過心底裏開始憎惡錢寧了。
朱厚照不滿足於在京城玩樂,希望有更廣闊的天空,於是他置國政於不顧,帶著江彬等人到處尋花問柳,他經常在夜間闖入百姓家逼令女子作陪,遇到中意的,還要帶回宮去,使得百姓怨聲載道。史書記述,武宗"每夜行,見高屋大房即馳入,或索飲,或搜其婦女,民間苦之"。
正德十二年,武宗化名為總督軍務威武大將軍總兵官朱壽,到宣府、大同、延綏去巡查西北部邊境。在巡查的過程中正值韃靼小王子帶領五萬大軍南下騷擾。他心血來潮,親自帶兵趕到應州去迎戰。這時,小王子已經退走,他卻督軍窮追,與小王子的小股部隊接仗,殺死了對方十六個士兵,己方卻死傷了數百人,武宗還認為打了大勝仗,命令金鼓齊鳴,凱旋回京,神氣活現地對百官說:"朕在前線親自斬殺了一敵兵,卿等知道嗎?"命令吏部加封朱壽為太師。又命禮部派遣朱壽前往京郊和山東巡查。
由於朝政的荒廢,大量百姓流離失所,一場動亂正在醞釀之中,而這場動亂的發起者不是百姓,而是出自明朝皇室。這個人就是寧王朱宸濠,他妄圖效仿永樂帝,趁武宗荒於政事,準備秘密叛亂,並於正德十四年扯旗造反。武宗皇帝並未因此而著急,這正好給了他一個南巡的機會,於是他又打起了威武大將軍朱壽的旗號,率兵出征,可誰知行到半路禦使王守仁已經平定了叛亂。這個消息絲毫沒有降低武宗的興致,他又一手導演了一幕鬧劇,他命王守仁將朱宸濠重新釋放,由自己親自再將他抓獲,然後大擺慶功宴,慶祝自己平叛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