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橋大學的曆史學教授阿克頓曾說:"權力導致腐敗,絕對權力導致絕對腐敗。"學者王文元對此有論述:"貪汙是中國封建官場上永恒的"風景線",原因就在於鼓勵、刺激貪汙的封建吏治是千古不變的。貪汙是維持大一統中央集權的一種必要機製。對於封建統治者來說,"貪汙的好處"至少表現在三個方麵:讓所有的官吏都有把柄可抓,使其服服帖帖,惟命是從;轉移老百姓對最高封建統治者的怨恨,讓老百姓把怨恨都撒在"貪官汙吏"身上;讓所有的官吏都死心塌地地踏上最高統治者的戰船,同舟共濟,共赴"國難"。具體鼓勵、刺激貪汙的辦法就是低薪、寬刑和縱容。所以,我們在看到封建官員的俸祿之少時不要為他們的清廉喝彩,更應該看到這種低俸祿下名言正順的規禮等陋製。"至於太監貪汙受賄的程度就更厲害了。根據正德朝提督東廠、司禮秉筆太監劉瑾被抄家時的財產粗略計算一下為:黃金二十四萬錠,又五萬七千八百兩。元寶五百萬錠。銀八百萬錠,又百五十八萬三千八百兩。寶石二鬥,金甲二,金鉤三千。金銀湯鼎五百。袞服四。蟒服四百七十襲。牙牌兩櫃,甲龍甲三十,玉印一、玉琴一、獅蠻帶一;玉帶四千一百六十。又得金五萬九千兩。銀十萬九千五百兩。(《國榷》卷四十八武宗正德五年)劉瑾,是明朝正德年間司禮監太監,官四品。據曆史學家吳思在《血酬定律》裏,對劉瑾私人財產中的黃金白銀兩項進行保守折算為6750萬兩白銀,按時價折算約合人民幣255億元。按明朝當時的職官俸祿慣例,正四品官員每年俸祿約合白銀144兩,而太監由於不用養家蔭子,所得俸祿按規定不及正四品官員的1/10。這就是說,劉瑾用了5年積累起來的財富,按常規俸祿收入的話,約需要500萬年。這個過程,吳思稱為"潛流"。

當然,劉瑾的貪汙,最初也沒有什麼新意,無非是首先"日進鷹犬、歌舞、角雉之戲",擺平年幼貪玩的皇帝;二是收取賄賂,出售官職。但是這樣溫和的貪汙策略,使財富積斂的速度受阻。

於是劉瑾或暗示或公言地推出了兩條新規定:一是,凡是奉使出差回京的官員,每次必須獻上昂貴的賄賂。據載,兵科給事中周鑰勘察淮安後,因為無力在規定時間籌集到"孝敬劉瑾"的1000兩白銀的賄賂,惶恐之際,引刀自殺。二是各地官員在三年一度的入京朝覲,需要每人交賄白銀1000兩到5000兩不等。漕運、屯田、鹽政和科舉等概莫能外。

風險與利益同在。外向的索賄盡管承擔著巨大風險,但是所得也往往比消極地等待別人主動來行賄要多得多,快得多。等待賄賂是隨機的,單線的,需提供相應回報的;索取賄賂是計劃的,網絡的,隻需收回傷害即可。孰優孰劣,一目了然。所以張居正10年改革,國庫充盈,太倉也不過約600萬兩白銀。劉瑾5年索賄,就有6750萬兩白銀。所謂富可敵國,實不為過。

造成明朝中後期這種賣官鬻爵、貪汙成風的現象,並不單單是一些大臣們的私欲,而是一種自上而下的腐敗。《金瓶梅》第三十回,西門慶派人給太師送禮祝壽,太師看完禮物很滿意,聽說西門慶還是一個平頭百姓,於是道:"既無官役,昨日朝廷欽賜了我幾張空名告身劄付,我安你主人在你那山東提刑所,做個理刑副千戶,頂補千戶賀金的員缺,好不好?"西門慶的官職是皇上"欽賜"給太師的,那也就是說,太師對這幾個官職的任免具有絕對控製權。這是一個上行下效的行動,腐敗已經植入統治集團內部。

春秋時管仲其《八觀》篇說:"上賣官爵,十年而亡。"大約是指賣官造成政治腐敗,因而導致亡國。《韓非子·八奸》說:"故財利多者買官以為貴,有左右之交者請謁以成重。"《五蠹》篇說:"今世近習之請行,則官爵可買;官爵可買,則商工不卑也矣。"明朝的路已經接近死亡邊緣了。

3.朝廷有人好做官

不一時,來保進到廳上,與西門慶磕了頭。西門慶便問:"你見翟爹麼?李桂姐事情怎樣了?"來保道:"小的親見翟爹。翟爹見了爹的書,隨即叫長班拿帖兒與朱太尉去說,小的也跟了去。朱太尉親吩咐說:"既是太師府中分上,就該都放了。因是六黃太尉送的,難以回他,如乃未到者,俱免提;已拿到的,且監些時。他內官性兒,有頭沒尾。等他性兒坦些,也都從輕處就是了。"……"

……酒過兩巡,西門慶便對翟謙道:"學生此來,單為與老太師慶壽,聊備些微禮孝順太師,想不見卻。隻是學生久有一片仰高之心,欲求親家預先稟過:但得能拜在太師門下做個幹生子,便也不枉了人生一世。不知可以啟口麼?"翟謙道:"這個有何難哉!我們主人雖是朝廷大臣,卻也極好奉承。今日見了這般盛禮,不惟拜做幹子,定然允從,自然還要升選官爵。"--《金瓶梅》第五十五回

中國有這樣的古話:"朋友多了路好走","朝中有人好做官"。社會交際講究的是人脈,官場做官講究的是靠山。熟人遍天下,走到哪裏都不怕。在封建社會,朝中有人撐腰,犯法也有人舞弊。不管你是做買的還是做賣的,種地的還是經商的,身無分文的還是富甲一方的,地位低級的還是位重權傾的。朋友都是不可或缺的,無論這個朋友是惡人或是好人。惡人的朋友仍是惡人,這叫臭味相投;好人的朋友仍是好人,這叫惺惺相惜。如果是好人和惡人走到了一起,那就是綱常混亂,天下也就沒有什麼可以留戀的了。慶幸的是,好人和壞人是永遠走不到一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