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人這種勿以為常的對死的態度在自己的家人、愛人、親戚、朋友——死去的時候,達到了高潮。此時,我們往往痛不欲生,我們的一切希望、自尊、快樂都隨著死者進入了墳墓,任何事情都不能給我們以安慰,任何東西都不能彌補愛人之死給我們造成的損失。這種行為表明,我們似乎也像古老的部落人一樣,心愛的人死去,自己也必須跟著死去。
對待死亡的不同方式和心情直接關係著我們的生活質量。如果我們不能在生活的遊戲之中,對生活孤注一擲,生活就會顯得貧乏、毫無意義,平淡而膚淺。這正像熱戀中的一對美國人,從一開始雙方就知道,一切都會十分順暢。這樣的方式與歐洲大陸式的談情說愛剛好形成對照。一對男女在確定戀愛關係之前必須考慮這之後的職責和任務。我們易於受到感情的束縛,人死之後,往往悲痛欲絕。這使我們不願意想到自己會有危險,也不願設想同自己有關的人會遭到什麼不幸。我們不敢從事諸如在空中飛行、遠征到他國、實驗爆炸物等等帶有危險性的工作。我們不敢設想自己會遭到不幸,因為,如果災難降臨,誰能彌補母親失去兒子,妻子失去丈夫,孩子失去父親這樣重大的損失?總之,我們寧願受傷或遇到其他損害也絕不願想到死亡,當然為了逃避死亡,我們也同時逃避了其他一些東西。
當我去世的時候,當我的軀體化為灰燼的時候,你啊,我摯愛的朋友,你啊,我深情、溫柔地愛過的人,你也許活得比我長久,請不要到我墳墓上去……那裏你將無事可做。
當我去世的時候——屠格涅夫
當我去世的時候,當我的軀體化為灰燼的時候,你啊,我摯愛的朋友,你啊,我深情、溫柔地愛過的人,你也許活得比我長久,請不要到我墳墓上去……那裏你將無事可做。
請別忘記我……但在日常的操勞、滿足、需要之中也別想起我……我不願妨礙你的生活,不願打擾你平靜的生活。但在獨處的時刻,當那種羞怯的、莫名的憂傷襲上你心頭的時候,請拿出一本我們心愛的書籍,從中找出那些篇頁和字句,還記得嗎,那些篇頁和字句常使我們共同流出甜蜜的無言之淚。
請讀完它,然後閉上眼睛,向我伸出手來……向不在身邊的朋友伸出你的手。
我將不能用我的手握住它。我的手正一動不動地躺在黃土之下。但我現在快慰地想到:也許你在你的手上會感受到輕微的撫摸。
於是我的形象將出現在你的眼前,從你閉著的眼瞼裏將湧流出眼淚,猶如我們倆被美陶醉之後,有時和你一起流出的那些眼淚那樣。你啊,我的摯愛的朋友,你啊,我無比深情、無比溫柔地愛過的人!
當你歡樂的時候,深深地內顧你的心中,你就知道隻不過是那曾使你悲哀的,又在使你歡樂。當你悲哀的時候,再內顧你的心中,你就看出實在是那曾使你喜悅的,又在使你哭泣。
論哀樂——紀伯倫
於是一個婦人說:請給我們講歡樂與悲哀。
他回答說:
你的歡樂,就是你的去了麵具的悲哀。
連你那湧溢歡樂的井泉,也常是充滿了你的眼淚。
不然又怎樣呢?
悲哀的創痕在你身上刻的越深,你越能接受更多的歡樂。
你的盛酒的杯,不就是那曾在陶工的窯中燃燒的坯子麼?
那感悅你的心神的笛子,不就是曾受尖刀挖刻的木管麼?
當你歡樂的時候,深深地內顧你的心中,你就知道隻不過是那曾使你悲哀的,又在使你歡樂。
當你悲哀的時候,再內顧你的心中,你就看出實在是那曾使你喜悅的,又在使你哭泣。
你們有些人說:歡樂大於悲哀。也有人說:不,悲哀是更大的。
我卻要對你們說,他們是不能分開的。
他們一同來到,當這個和你同席的時候,要記住那個正在你床上酣眠。
真的,你是天平般懸在悲哀與歡樂之間。隻在盤中空洞的時候,你才能靜止,持平。
當守庫者把你提起來,稱他的金銀的時候,你的哀樂就必需升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