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魔

長詩《惡魔》是萊蒙托夫用10年功夫嘔心瀝血寫成的,曾先後三易其稿,直到詩人死後的1856年才在國外第一次出版。

在俄國詩歌中,作為懷疑和否定的象征的惡魔形象首先出現在普希金的抒情詩《惡魔》(1827)中。繼普希金之後,萊蒙托夫利用這個形象,並結合高加索民間傳說,寫成敘事詩《惡魔》。萊蒙托夫的惡魔形象是天國的強有力的反叛者,蔑視和否定天庭的至高權力,“披上閃電和雲霧”,在天地之間自由翱翔。這一主題傾注了詩人反對俄國沙皇專製統治的戰鬥激情,具有重大的社會意義。同時,高傲的惡魔蔑視一切,飛翔在高加索崇山峻嶺之間,不論美麗如畫的大自然還是純樸的山村風俗都加以懷疑和否定。結果為了自私的愛情,殺害了女主人公塔瑪拉,將她的魂靈帶走,並準備與天庭妥協。在這裏,詩人批判了單純的懷疑和否定,深刻指出那些缺乏崇高理想、脫離現實生活的個人主義反叛的危害性。

長詩經過詩人長時期的藝術提煉,詩句光彩奪目,既有深刻的思想性,又有驚人的藝術表達力,堪稱萊蒙托夫詩歌的高峰作品,俄國詩歌的瑰寶。

貧非罪

《貧非罪》是俄國劇作家奧斯特羅夫斯基的作品,寫於1854年。

作品主要寫在一個聖誕節晚上,富商托爾佐夫不在家裏同妻子、女兒一起過節,而到一個從莫斯科來的工廠主那裏喝酒去了。他的妻子別拉蓋雅感到,丈夫自從去年出門歸來以後,凡是俄國的東西他都看不上眼。他總是說:“我要按摩登方式生活,要學時髦。”而那個工廠主的經理是個英國人,所以他們老是在一起喝酒。他的眼光越來越高,看不起周圍所有的人,討厭一切俄國的東西。他說:這裏的人全是莊稼漢,“不配跟我往來”。他要求妻子、女兒要按最時髦的式樣打扮起來,以顯示他家的高貴和與眾不同。妻子勸他說:已經快60的人了,何必去趕那一天一變的摩登時髦呢,再說俄國人有俄國人的風俗習慣,老輩人也不比現在的人傻呀!可是托爾佐夫是一家之長,絕對權威,哪能容許家人有半點異議;他無須說什麼道理,隻用他那暴躁的脾氣和嚴厲的臉色就把妻子、女兒給壓服了。

他的女兒柳波芙和一個窮店員米佳熱烈相愛。聖誕節晚上,他們兩人互訴衷腸,情意綿綿。可是柳波芙知道父親是不會同意她和米佳結婚的。她問米佳怎麼辦?米佳頓時耷拉著腦袋,一籌莫展,最後隻是說:聽天由命吧!

按照俄羅斯的老規矩,聖誕節之夜別拉蓋雅請來了一幫演雜耍的、唱歌的和跳舞的,男女老少正興高采烈地共同歡度佳節。不料托爾佐夫突然帶著客人回家來了。他一見這些戲子張口便罵,說他們不務正業,是一群流氓,命他們立刻“滾蛋”!他還要妻子把她請來的其他客人——“這些騷娘兒們”轟出去。可是他帶來的客人、尊敬的工廠主柯爾舒諾夫表示不同意,他說,他們唱歌跳舞,咱們可以聽,可以看,不必趕他們走。托爾佐夫還一再申明,不要據此就斷定他家是沒有教養的人,他完全可以安排得很高尚很風雅的,都是他老婆弄得他在客人麵前很慚愧。說話間,柯爾舒諾夫的注意力早被年輕漂亮的姑娘們吸引住了,一雙眼睛滴溜溜地直盯住柳波芙。不一會兒,他說,今天是聖誕佳節,大家可以互相接吻。托爾佐夫馬上說:請不必客氣。柳波芙在父親威嚴的目光下不得不同這個老商人接吻。這時,托爾佐夫突然發現米佳也在,便厲聲斥責道:你來幹什麼?難道這是你來的地方嗎?癩蛤蟆想吃天鵝肉!米佳被趕了出去。柯爾舒諾夫拿出一對鑽石耳環送給柳波芙作為節日的禮物,並且對她說:我是個大好人,我很有錢,您會愛上我的。柳波芙一聽便要起身告辭,但她父親命令她坐下。柯爾舒諾夫一把抓過她的手,邊撫摸邊給她戴上一隻鑽石戒指。她掙紮著摘下來當麵還給了他。

托爾佐夫告訴妻子要把家搬到莫斯科去,趕快離開這個愚昧落後的地方,避開這些毫無教養、不學無術的家夥,同未來的姑爺柯爾舒諾夫住得近些。妻子、女兒及客人們聞聽都大吃一驚。但無論他們怎樣苦苦哀求和好言相勸,都未能動搖托爾佐夫的決心。他邀請柯爾舒諾夫到鄰屋飲酒去了。

別拉蓋雅正為女兒未來的命運悲傷,米佳噙著眼淚來了。他懇求準許他帶著柳波芙悄悄地去見見他的母親,然後就在那裏舉行婚禮。但別拉蓋雅認為這樣做是罪過,柳波芙也說她必須遵從父命。米佳最後絕望地離開了她們。這時柯爾舒諾夫進來向柳波芙說明嫁給有錢老頭兒的種種好處,嫁給窮小夥子的種種壞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