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的完成,標誌著作者在藝術上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而思想上的矛盾也處於轉變時期。作者的本意曾想尋找貴族在曆史上的地位,但由於他的親身體驗以及忠實藝術創作的規律,使他深感人民在民族曆史上的作用,所以力圖把進步貴族與人民盡可能地結合起來,從而使小說的人民性得到了最大體現。
作品氣勢磅礴,其規模的宏大和線索的繁多在文學史上都是罕見的。幾十個主要人物,上自庫圖佐夫、拿破侖,下至平民百姓,個個栩栩如生。使作者的才華得到了最充分的發揮,為其帶來了廣泛的、經久不衰的讚譽。
少年
《少年》是俄國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長篇小說,寫於1875年。
阿爾卡奇是地主維爾西洛夫的私生子。他的母親和名義上的父親都是維爾西洛夫的家仆。由於出身低賤,阿爾卡奇自幼寄養在外,備受歧視。進寄宿學校後,教師不準他和貴族子弟一起學習和生活,同學們嘲笑他,謾罵他,甚至毆打他。即便是他的“哥哥”也不屑於把父親帶給阿爾卡奇的40盧布車資直接交給他,而要借手於仆人。這一切在少年的心裏產生了複雜而又矛盾的感情:羞辱,奉承,仇恨和向上爬。
從17歲起,阿爾卡奇就想成為一個象羅特希爾脫一樣的百萬富翁。他渴求著兩樣東西:“幽居”和“威力”。他追求“威力”是為了“幽居”,以免周圍的人欺侮他。他認為,要積聚百萬家財和成為羅特希爾脫式的富翁,主要靠兩條:“頑強”和“持久”。少年用他力所能及的各種辦法來積錢:省吃儉用,節省本來就有限的零用錢;跑拍賣行,以2盧布5戈比買進一本羊皮封麵的紀念冊,一轉眼以10盧布的價格賣給別人……他努力攢錢,因為他知道金錢會把一切不平等削平。
阿爾卡奇不願上大學。維爾西洛夫把他叫到彼得堡,替他找了一個工作:伺候一個正在病後調理中的老公爵索柯爾斯基。老公爵隻有一個女兒卡捷琳娜,她是阿赫瑪柯夫將軍的遺孀。
在彼得堡阿爾卡奇找到了同學茲維列夫,後者又把他介紹給傑爾卡巧夫。傑爾卡巧夫是一個25歲的技師。常常有青年人在他家中集會,他們都是辯證法的信奉者。阿爾卡奇不願多同這些青年接觸。
維爾西洛夫正在為遺產同謝爾蓋公爵打官司。後來他知道自己無權同謝爾蓋公爵爭奪遺產,他就拒絕接受這份錢財,雖然法院已經判決遺產歸他所有。維爾西洛夫的舉動使阿爾卡奇大為敬佩。謝爾蓋公爵也深受感動,答應把遺產的1/3分給維爾西洛夫。
從此以後,阿爾卡奇常常住在謝爾蓋公爵家裏,用公爵的錢。他現在打扮得活象一個花花公子,他開始出入賭場。他的行為很使母親和妹妹麗莎擔憂。
謝爾蓋公爵並非生性慷慨,隨便讓阿爾卡奇揮霍他的錢財。原來是阿爾卡奇的妹妹熱戀著謝爾蓋公爵,而且已經懷孕。明白了事情的真相之後,阿爾卡奇深受震動:公爵是看在麗莎的麵上才供他揮霍的。奴仆的女兒怎麼能同公爵結婚?他下決心要把借用的錢全部還清。
索柯爾斯基老公爵的女兒卡捷琳娜·尼古拉也芙娜還在父親重病的時候,就曾寫信向律師安特朗尼柯夫詢問,可否依法宣布其病父為瘋子,對他進行監護,並聲明他本人無權處理自己的遺產?老公爵病愈後,卡捷琳娜·尼古拉也芙娜憂心忡忡,生怕此信落入父親之手,惹得老父剝奪她的財產繼承權。所以,她十分想把這封信追回來,但律師安特朗尼柯夫已經病故,她不知此信落入了誰的手中。
這封信幾經周轉,湊巧落到了少年阿爾卡奇手中。他十分珍惜這封信,把它縫在上衣口袋裏。他為自己有可能主宰一個年輕貴婦的命運而陶醉。
有一次,阿爾卡奇在同維爾西洛夫口角之後,離家出走,住到朋友萬辛家裏。在這裏他知道了一個名叫奧蓮婭的姑娘的悲慘遭遇。奧蓮婭和她母親一起從外地來到京城。她母親早年守寡,母女倆相依為命。她們好不容易拚湊了一些盤纏,到彼得堡找一個商人。這個商人以前曾用過奧蓮婭父親的一筆錢,現在他發財了,奧蓮婭母女聞訊前來找他相助。她們找了一個小房間住下,正好與萬辛成了鄰居。她們找到了商人,商人不僅不認賬,還無恥地侮辱奧蓮婭。母女倆在繁華的彼得堡無依無靠。母親忍痛花費僅存的15個盧布去求教律師,但換得的隻是毫無用處的3分鍾談話。母女倆隻得靠典押衣服來糊口。為了謀生,奧蓮婭迫不得已在報上登了一則廣告,說明她願意擔任家庭教師,一天給她30戈比也行。果然有人來招聘她了。奧蓮婭按地址前去應聘,她發現這原來是一家妓院。最後她在一片辱罵聲中逃離了這個可怕的地方。奧蓮婭見了母親號啕大哭,母親心如刀絞。正在她們走投無路的時候,維爾西洛夫見報來訪,答應替奧蓮婭安排工作,並留下60盧布。母女倆真是感激不盡。但史捷別爾柯夫在母女麵前中傷維爾西洛夫,誣說他居心不良。奧蓮婭在居民住址問詢處查到維爾西洛夫家的地址,把60盧布送還給他,並且指責他企圖憑借金錢的權力幹卑鄙的勾當。就在當天夜間,不滿20歲的奧蓮婭自縊身死了。奧蓮婭的慘死使少年阿爾卡奇十分震驚,他責怪史捷別爾柯夫,認為後者是罪魁禍首。萬辛不同意,他說:沒有史捷別爾柯夫,也會發生這種悲劇。維爾西洛夫則悔恨交加地說,今後不再“做好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