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以巨大的篇幅,揭露和批判了沙皇專製製度下的法庭、監獄、整套法律製度和形形色色的官僚機構;暴露和抨擊了官辦教會的虛偽殘忍。對沙皇製度的經濟基礎貴族地主土地占有製的殘酷剝削提出了強烈的抗議。但由於曆史的局限,作者宣揚了“良心”、“博愛”、“不抵抗主義”、“勿以暴力抗惡”、“道德上的自我修養”等消極的思想。

小說結構簡明,形象鮮明生動,語言樸實。精細入微的心理描寫與辛辣的諷刺藝術,達到了十分完美的程度,把批判現實主義推向了高峰。

活屍

《活屍》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創作,寫於1900年。

小說主要寫費嘉有個妻子裏莎和一個男孩。妻子愛他,然而他離開了妻子。因為好友卡列寧10多年來一直愛著裏莎,裏莎也愛他,雖然沒有明言。費嘉覺得自己使妻子不幸,妻子也不使他快樂。他離開後,就隱避在下層階級中,整天喝酒,聽賣唱。

裏莎的母親為女兒總算擺脫了壞男人而高興,要女兒與卡列寧結婚。裏莎很傷心,她不能沒有丈夫,托卡列寧送信給費嘉,要他回來。裏莎的未婚妹妹也去勸費嘉,可是他說,卡列寧與裏莎相愛,他回去會礙事,他要給他們自由、幸福,他們快活了他也會高興,這是他能辦得到的頂好的事兒。

裏莎離開丈夫後感到焦慮,經濟困難,卡列寧就關懷體貼她,還說服母親同意他與裏莎結婚。

然而,他們都有嚴格的宋教信仰,知道不經過教堂的結婚儀式跟一個女人結合是違法的。於是,他們讓阿勃列茲科夫公爵去跟費嘉商談離婚。而依照法律,得有了夫婦一方跟別人通奸的證據,才準離婚。費嘉說,他早就告訴過他們,很願意離婚,可是為離婚而撒謊,還要做那些齷齪的事,他不願意,盡管他過了10年荒唐生活。不過他表示,一定使他們的婚姻沒有什麼阻礙。

當卡列寧的秘書拿了離婚書去讓費嘉簽字時,費嘉正在酒店的小房間裏,他讓秘書過一個鍾頭再去。他正在給裏莎和卡列寧寫信,寫完後拿起手槍要自殺。這時新結識的合唱隊女郎瑪霞進來。她看到信裏隻說自殺沒提手槍,就出主意,讓他把信放在口袋裏,衣服留在河岸上,然後一起遠走高飛。

費嘉成了“活屍”。卡列寧和裏莎隻當他真的死了,所以結了婚。卡列寧每月彙錢救濟一個鍾表匠,實行費嘉信中的要求,而這錢其實都到了他手中。沒想到,費嘉的“活屍”的情況無意間給一個詐財的家夥知道了,就把他密告給警察。

費嘉、裏莎、卡列寧被叫到法庭。律師沒有找到任何預謀的罪行。但因為犯了重婚罪,最壞的結果是把費嘉與裏莎充軍到西伯利亞,最好的結果是到教堂去懺悔,但取消第2次結婚。當費嘉聽到這話後,就拿出一個酒徒送來的手槍朝胸口開了一槍。裏莎、瑪霞、卡列寧急忙奔過來,隻見費嘉最後說著“多好……多好啊”,慢慢咽了氣。

決鬥

《決鬥》是俄國作家庫普林的長篇小說,寫於1905年。

主要描寫了在4月的練兵場上,為了應付即將來臨的大檢閱,第6連正進行著苦役般的操練。團長舒爾果維奇突然來到現場檢查。少尉排長羅馬紹夫僅因在團長麵前沒有唯唯諾諾,因而當場挨了一頓臭罵,並被命令在自己住所禁閉4天。

回到住所後,羅馬紹夫孤淒冷落,苦悶彷徨。一年前離開軍官學校時,他本是個歡樂、驕傲的青年,心裏充滿了種種幻想,自己也製訂過種種奮發圖強的計劃,但現在卻弄到這步田地!再說,他覺得自己也在日益墮落沉淪:他竟與一個有夫之婦勾搭了許久。今晚,他決心拒絕彼得遜太太麗莎的糾纏,然而,到尼古拉耶夫太太淑羅淇卡身邊去的願望卻越來越強烈。

淑羅淇卡不僅風度優雅,招人喜愛,而且知識的淵博、目光之遠大也在一般太太小姐們之上。尼古拉耶夫正是在她的督促之下才為報考陸軍大學而苦於攻讀的。談起話來,無論兵法操典、地理曆史,她也都似乎無不精通。她關於決鬥可以培養軍人勇敢精神的這種論述,使羅馬紹夫耳目為之一新,再加上她對羅馬紹夫表現出來的嫵媚溫存,早已使這個天真的青年為之傾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