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將把柯布紮找去,答應他艦隊回到塞瓦斯托波爾便升他為軍官。柯布紮感激涕零地拿出一張反對將軍的人的名單,提議艦到塞瓦斯托波爾後讓這些人上岸休息,然後幹掉布爾什維克的士兵委員會委員;對鍋爐兵,當眾殺他幾個,其餘的便會乖乖服從命令了。這樣艦隊就又將落在將軍之手。將軍對他的忠誠十分欣賞,當即改稱他為大尉,並要軍官們按他的信號行事。
這時有兩位波羅的海艦隊的代表來到艦上。他們告訴蓋達伊和奧克沙娜,為了不破壞布列斯特和約,又不使黑海艦隊落入敵手,黨中央命令必須把軍艦全部沉掉。蓋達伊一聽說要沉掉艦隊便大罵他們兩人是奸細,聲言要立即槍斃他們。奧克沙娜反對這種魯莽行為,她建議先把他們監禁起來,等到從莫斯科得到證實後再說:她同時警告說:“委員會要槍斃任何一個擅用私刑的人。”蓋達伊憤怒地帶領部分委員揚長而去。奧克沙娜克製著內心的激動,提議把破壞黨的紀律的蓋達伊開除出黨。
蓋達伊再次來找奧克沙娜,企圖說服她同意寧可全體英勇犧牲,也不能沉掉艦隊。但奧克沙娜說,為了世界上第一次無產階級革命,為了給蘇維埃政權爭得一個喘息的機會,炸沉艦隊的代價並不算大。蓋達伊一聽怒氣衝天,聲稱處死那兩個“奸細”以擦亮奧克沙娜和同她一樣被欺哄的人們的眼睛,這個代價也不算大。
奧克沙娜焦急萬分,她感到事情急迫,立即派水兵去監視柯布紮的行動。這時中央拍來兩封電報,明碼的是拍給將軍的,命令他帶領艦隊開往塞瓦斯托波爾;密碼的是拍給士兵委員會的,命令炸沉艦隊。柯布紮正策動蓋達伊暗中幹掉波羅的海艦隊來的兩個代表。奧克沙娜趕來阻攔,柯布紮趁機向她開了一槍,奧克沙娜中彈倒下。蓋達伊怒目逼近柯布紮。柯布紮見勢不妙,拔腿就跑,蓋達伊提槍追去,遠處傳來兩聲槍響。柯布紮被擊斃。
將軍接到中央的電報後打算將計就計,把艦隊開回去。但水兵們已經知道波羅的海來的兩位代表是中央派來的,炸沉艦隊的命令也是中央作出的。在決定艦隊命運的緊急關頭,蓋達伊開槍打死了負隅頑抗的將軍,水兵們平息了軍官們的反抗。全體水兵離開戰艦。各艘艦上升起了“寧可毀滅,決不投降”的信號,然後相繼爆炸沉沒。水兵們默默地注視著正在下沉的艦隻,它們為無產階級革命光榮犧牲了!黑海艦隊的全體水兵,高舉著戰旗。向革命的司令部——莫斯科,全速前進!
樂觀的悲劇
《樂觀的悲劇》是蘇聯作家維什涅夫斯基作品,寫於1933年。
十月革命勝利的初期。波羅的海艦隊的一艘戰列艦上。新派來的艦長別林格大尉是留用的沙俄舊軍官,在水兵中沒有威信。艦上的無政府主義者操持大權。黨員和黨的同情者的力量尚很薄弱。為了改造艦艇麵貌,增強戰鬥力,黨派了一名女政委來艦上工作。但是艦上的無政府主義者“首領”煽動一些思想糊塗的人反對新政委的到來,他們認為派政委來就是不相信他們,敵對情緒很大。政委剛一上艦,一等水兵阿列克賽便當眾侮辱和威逼政委,說:“中央代表同誌,咱們通奸吧!”政委一方麵耐心地作說服工作,一方麵機警地察看自己當時的處境。這時一名個子高大、身上刺滿花紋的半裸體水兵突然向政委直撲過去……政委當機立斷,拔槍當場擊斃了他,然後掃視一下眾人,問:還有誰想來試試?水兵們驚呆了。這時共產黨員伊瓦諾念同幾個決心保護政委的水兵趕到了。無政府主義者“首領”慢慢地走到政委麵前說:“請不要見怪。”
政委要求黨員和黨的同情者留下,但一個啞嗓子的人卻威嚇人們散去,最後隻有小個子芬蘭人伊瓦諾念一人留了下來。
無政府主義者“首領”為了“爭取”政委,他命令啞嗓子等人“不許動她”,因為他認為如果把她幹掉,“上邊還會派人來的”。
一次,正當“首領”等人一起籌謀的時候,被政委撞上了。她將計就計地說:“同誌們……開會怎麼沒通知我呢?請把艦長也請來吧。”艦長來到後,政委當眾宣布一道命令:“從即日起,廢除‘自由無政府革命支隊’的名稱,隊伍改編為團隊,分3個營,為海軍第一團,由政委指揮。”她對大家說,祖國、革命正處在危險之中,隊伍明天就要開赴前線。
眾人散後,政委對“首領”、啞嗓子和阿列克賽說,好漢不記前仇,過去的事就算過去了,主要看今後。“首領”也表示那初次見麵隻不過是一場誤會,不必介意。阿列克賽一聽就有些按捺不住了,他說,政委和“首領”都在說謊,一個裝得那麼寬厚,可怎麼一槍就將個水兵幹掉了,另一個明明親自布置要給政委來個下馬威嘛。政委心中早已有數,她說:“我們大家會和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