紮別林被帶到克裏姆林宮。列寧有事向他請教。因為有一種舊的說法,說俄羅斯的自然資源在發展電氣化方麵是沒有前途的。紮別林用大量事實駁斥了這種欺人之談。但當列寧要求他寫一份綜合報告時,紮別林憤憤地回答說,自己早就不搞這一類問題了。他說自己對社會主義一竅不通,並且不會成為布爾什維克;隻是因為閑著沒事幹,又沒有人去找他這個舊知識分子,所以目前在賣火柴。列寧聽後坦然地說:為什麼非要我們找您不行呢?當然,如果您對俄國電氣化的設想不感興趣,那麼您可以去賣您的火柴!我們不是請您來入黨,而是請您來設計,可您卻要賣火柴,多荒唐呀!紮別林聽了列寧這一席話,心悅誠服地保證不再賣火柴了,並要求能立即開始工作。列寧勸他先回家考慮一下,明天再答複。列寧一眼看見紮別林的小包袱,問他是不是準備去洗澡。紮別林這時才說出他來時的心情。妻子也以為他是被捕了,所以才匆忙塞給他這個小包袱。列寧一聽立刻叫秘書派車送紮別林回家,因為家裏的人肯定正心急如焚,在傷心落淚呢。

紮別林心中的疑團解開了。他感到自己在新時代還是有用的,並沒有被淘汰。這時他真想跟雷巴柯夫談談。可是瑪莎說,因為疑心是雷巴柯夫搞鬼才抓走了父親,她已經把他趕走了。

紮別林開始工作時困難很多。列寧派雷巴柯夫去當他的助手。工作很快走上了軌道。雷巴柯夫在紮別林的工作室裏遇見了瑪莎,在父親的幫助下,他倆和解了。

紮別林完成了報告,去見列寧。列寧讚揚他的計劃,但紮別林擔心電氣化隻不過是個美好的遠景,現在就著手進行是否為時過早,因此很苦惱。列寧承認自己也為電氣化問題而苦惱,但他說:“使我非常苦惱的是我們的事業進展得太緩慢。這是我們發展過程中巨大的和根本的問題。我們今天落後於文明世界少說也有300年。我們所有的人,老老少少都處於這種駭人聽聞的落後狀態的支配之下。隻要出現一個什麼勇敢的想法,馬上就會鬧得人心惶惶。是不是過早?不,老兄。不過早。如果我們1905年取得了政權,那時我們也會立刻著手搞電氣化的。”列寧還問紮別林對派給他的助手——水兵政委可否滿意。紮別林回答說雷巴柯夫很能幹,很討人喜歡。但他認為要是給他派一名馬克思主義理論家則更合適,因為現在人們常說他這種人是資產階級專家。

列寧說:“我們不是請您來上馬克思主義專修班的,我們需要您工作,放手地工作,這對於您和對於我們都是最好的馬克思主義。雷巴柯夫說不上是理論家,可他是個優秀的執行者。我派他到您那兒去是為了在您那兒實行無產階級專政。因為沒有無產階級專政,我們就不能實現任何電氣化,您的一切工作都會落空。”

雷巴柯夫為了找到一個會修理、改裝克裏姆林宮鍾的鍾表匠,幾乎跑遍了莫斯科。他終於找到了一位老師傅。列寧吩咐說,等鍾一修好,請鍾表匠師傅來一下。正當列寧同紮別林談話時,鍾表匠進來了。這時克裏姆林宮的鍾第一次奏出了國際歌的最初音節。紮別林驚訝地、興奮地傾聽著。列寧說:“聽見了嗎,啊?在演奏哩……這是件了不起的事情。當我們現在隻是幻想的那一切,我們現在為之鬥爭和受苦的那一切見諸事實的時候,這個鍾會報告一個新的時代,那個時代將會親眼看見電氣化的新計劃、新的幻想和新的英勇事跡。”

金馬車

《金馬車》是蘇聯作家列昂諾夫作品,寫於1946年。

故事發生在戰時靠近前線的一個小城;時間是戰爭剛結束後的一晝夜。

在修道院宿舍擴建的旅館裏,來了兩個旅客——卡列耶夫和他的兒子尤利,他們對旅館的簡陋感到失望。怎麼能不簡陋呢?旅館經理涅普良辛介紹說,戰爭期間,敵人對這個小城轟炸了整整一夜,什麼都被破壞了:房子燒成灰燼,孩子變成孤兒……現在戰爭剛結束,市蘇維埃主席瑪麗亞正在計劃恢複工作。好多城市都想把瑪麗亞挖走,可是大家都不放她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