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1 / 2)

康熙四十二年,八月。

胤禛二十五歲,嫡長子弘暉六歲.

今天是次子弘昀三歲生辰,貝勒府上擺了家宴慶祝,弘昀生母齊氏雖然已經為四爺生了兩個兒子,卻還隻是個格格,也難得能與四爺四福晉同桌的時候。

齊氏的第一個孩子是養在自己院子裏的,不足兩歲就沒了,而弘昀自打出生就被四爺一句話抱去了福晉院子裏養著,小娃身子骨也有些天生體弱,胤禛當然記得這孩子從前沒有長大,隻如今想要盡人事、救一救。

弘暉長得很好,每兩個月都請了禦醫來診脈,由於四爺故意誤導,引得許多人都以為四貝勒府上的大阿哥是個體弱的病秧子。甚至連康熙爺想要招弘暉去上書房讀書,去年也被胤禛找借口給推了,給弘暉啟蒙的老師仍是韓晉。

賞了弘昀一塊質地上佳的玉佩,又許諾小娃回生母齊氏院子裏住三日,胤禛帶著弘暉回了書房。

弘暉像弘昀現在這麼大的時候,就已經被四爺從福晉的院子裏接到了書房親自教養,而年初的時候正式拜韓晉為老師,每日上午跟著讀書兩個時辰,每日下午一個時辰與韓晉學棋。

晚上胤禛辦差回府,父子倆一起用了晚飯,弘暉就陪著阿瑪在書房打發時間,時而聽阿瑪講課,每隔五日要接受阿瑪檢查課業,時而父子倆一起練字,或是隻安靜地在一旁聽著阿瑪處理事務。

“阿瑪為什麼要把暉兒喜歡的玉佩,送給弘昀?”才剛進了書房,弘暉就忍不住問道,小臉上有些失落。

胤禛指了指一旁的椅子,讓兒子坐著,然後才說,“那暉兒為什麼要把阿瑪送你的佛珠,轉送給弘昀?”那佛珠手串,是弘暉剛出生不久時,胤禛尋來的,寓意保平安康健。

“啊?”弘暉沒想到阿瑪突然把話題扯到了佛珠,一時間有些愣怔,“弟弟經常生病,暉兒想,或許有用。”雖然被阿瑪留在身邊親自教養,弘暉每日還是會去額娘院子裏請安用午飯,自然與養在額娘身邊的弘昀是熟悉的,弟弟瘦瘦小小的,也很聽話乖巧,弘暉覺得作為大哥是要寵著弟弟的。

沉默了會兒,弘暉瞧著阿瑪沒有再說話,而是專心提筆練字了,小孩兒有些緊張,從椅子上站起身來,挪了兩步到阿瑪身側,也不說話,安靜看著阿瑪寫字。

直到半個時辰後,胤禛臉上終於露了笑意,收筆坐下,將兒子攬過來站在麵前,“想了這麼久,可想明白了?”

弘暉搖搖頭,又點點頭。

胤禛皺了皺眉。

弘暉趕緊解釋,“暉兒不知道阿瑪為什麼生氣,可是,對不起,暉兒惹阿瑪生氣了。”真會說話,即便自小盡得四爺寵愛,無需學著爭寵,弘暉似乎天生便會說話討四爺高興。

胤禛不輕不重拍了下兒子的小屁股,“好好說話。”其實胤禛也有些無奈,弘暉這年紀,就如當初十三胤祥那樣懂事乖巧,可偏又時常學了老五那股子油腔滑調。

五爺已經習慣被冤枉了,人生無辜,人生寂寞啊!

弘暉抱上阿瑪的手臂,仰著笑臉討饒,“阿瑪,暉兒不該隨意將佛珠送了出去,暉兒明天就找弘昀要回來……”

“……”胤禛再次沉默。

把奇怪的話,說得如此理直氣壯,老五也沒這份功力。不知怎麼的,胤禛這時候突然想起一個人來,去年他派人去江南一帶找了,至今還沒有消息。

等不到阿瑪回應,弘暉轉身就要立馬去找弘昀把佛珠給要回來,胤禛眼疾手快攔住了,竟是沒繃住嚴肅的表情,卻是將兒子一把抱上了雙膝摟進懷裏,“送出手的東西,有你這樣去要回來的嗎?哪個教你的?”

弘暉乖乖地坐在阿瑪腿上,又抱著阿瑪的一雙大手,“阿瑪生氣了,暉兒便是找弘昀要回來,又如何!”頓了頓,“阿瑪,弟弟身子不好,要不就當暉兒是借給弟弟帶著那佛珠,等以後,再讓他還回來?”

齊慕有事回稟四爺,來到書房門口聽見父子倆的對話,木著表情內心情緒複雜,再想著今天遇上的事兒,齊二管家的憨臉已經忍不住抽搐了,“爺,慕有事稟報。”

父子倆齊齊看了眼二管家,齊慕被看得渾身一涼,若不是事出突然,他也不會在這個時候打擾兩位主子爺的父子歡樂時光,“是歸塵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