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內蒙古海拉爾冰天雪地的嚴冬。
早上不到5點鍾的天空黑得就像柴灶的鍋底。一個小姑娘和一條叫“力力”的狗的身影隨著農舍的木門吱吱呀呀地吟唱閃到曠野裏。兩個影子沿著曲曲彎彎的小路來到冰封的伊敏河床上,隻見那個小姑娘將一塊兩尺見方的棉墊子展開在冰麵上,然後她匍匐上去,將梳著兩個小辮子的腦袋朝向冰麵。接著,一個稚嫩的咿咿呀呀的的聲音便在冰麵上傳揚開來。
在晨曦未現的淩晨,那個小姑娘就這樣喊著嗓子,一直到老陽將朝霞趕出地平線,直到老陽高高地懸在天空,直到農閑的村舍裏冒起炊煙。看看麵前的冰麵,已經被自己喊嗓子呼出的丹田氣衝出了碗口大的冰坑,她才直起腰身。這時她才感到膝蓋和腳尖凍得生疼。鞋尖上已經掛滿了白霜。但她隻是“力力、力力”地叫著那隻花狗—她的保鏢,兩個夥伴在晨光的籠罩中,蹦蹦跳跳地朝家走去。
小姑娘叫張秀雲,不到十歲的年齡,卻已經是海拉爾京劇藝術學校的學員了。放寒假前,老師說,功夫要天天練,最好是“吊冰窟窿”—就是跪在冰麵上,臉朝著冰麵喊嗓子。說這樣喊出的嗓子“扛活兒”,就是你登台唱上一天,嗓子也不會“劈”、“啞”。
她要強,對父母和老師的話特別信服。她相信隻要按照老師和家長的教導去做,一定錯不了。既然“喊冰窟窿”能讓嗓子“扛活兒”,她就要全力以赴地去練。果然,原本就有副好嗓子的她,開學後唱起段子來聲音高亢嘹亮、清雅宛轉。很快她就成了班上的尖子。
她從小喜歡演唱,這還真有賴她的父母。她至今記得,媽媽一有空就帶著她去看演出。舞台上走馬燈般變幻的場景,讓小秀雲如醉如癡。她瞪大烏黑的眼睛,仿佛要把舞台上的一切都牢記在心。那時她實在太小,媽媽隻好把她的大衣脫下來,墊在座位的扶手上,這樣她就能看清楚舞台上的一切了。
她的媽媽會唱會跳,爸爸拉得一手好京胡。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中期出生的秀雲當然看得最多的是“樣板戲”,無論是收音機還是廣播宣傳裏,一天到晚都是樣板戲的唱腔。小常寶、李鐵梅角色的唱段她張口就來。
由於生得伶俐乖巧,剛進小學校門,她就被老師“送”進了校演出隊,很快就成為主角,無論是領唱還是領跳舞蹈,都非她莫屬。雖然那時她沒經受過專業訓練,但憑著天賦,她將一切都模仿得惟妙惟肖。上四年級時,正趕上海拉爾京劇團招生,已經在戲劇表演方麵展露天賦的小秀雲被推薦報名了。考場上,她表現十分出色。監考官們對這個歡快活潑小姑娘很是偏愛,他們逗她說:“再唱段小常寶,要不就因為你年歲太小不收你!”她便極其認真地演唱起小常寶的唱段來。她很順利地進入了“內蒙古海拉爾京劇團藝術學校”。
秀雲雖然年歲小,但已經曆經坎坷了。就在上小學三年級時,父親去世了。這件事給她幼小的心靈裏留下了極深的印象。她甚至不想上學了,畢竟她是長女,下麵還有三個弟弟。家裏的頂梁柱倒了,經濟來源也斷了。一直操持家務的媽媽為了掙錢養家,剛剛找了個糊紙盒的工作,誰來照顧弟弟呀,當然隻有自己了……但當她把這個想法跟班主任王老師說了之後,王老師說:“退學更沒出路!你來上學,排練節目時就帶上你弟弟吧。家裏越困難,你就越要拚出個新天地!”
為此,她至今感謝那位王老師。在班上,她又是學習委員又是文藝委藝。她帶著弟弟上學、練功,又負責班上的一些事兒,放學她就帶著弟弟回家幫助母親操持家務,真是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呀!她心裏說:我是長女,我要幫媽媽分擔家務!老師說得對,我一定要打拚出個新天地!
時光就這樣匆匆流過。三年後,她終於可以從劇團裏領工資了!記得第一次將工資領到手時,她高興得心都蹦到嗓子眼了!26塊錢呀!她想象著把這錢交給媽媽時,一家人會怎樣地高興,會不會把她抱起來舉到天上呀!點著,想著,然後滿懷喜悅地將它們裝進自己那個紅布娃娃錢包裏。這時,老師讓孩子們集合練功了。她順手將錢包放在窗台上,跟著同學們排著隊跑上幾步就翻個“虎跳”。她是那樣投入,以致將這頭一筆工資和紅布娃娃錢包忘到九霄雲外。直到下課,她才想起工資和錢包。趕忙跑到窗台前,哪裏還有錢包的影子!想到將空手去見艱辛的媽媽,想到曾經希望看到媽媽欣喜的眼睛,可現在……她不禁哭了起來。事情很快讓老師知道了,在劇團裏一說,包括老演員在內的所有劇團成員,便紛紛解囊,最多一位唱花臉的老師硬是從自己不多的工資裏拿出50元錢捐給她。最終所有捐款共計97元!比她第一筆多出幾倍!老師帶著她和這些錢回到她家,當把這一切告訴她媽媽時,媽媽也感動得流下了眼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