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讓生命煥發異彩(1 / 2)

泰國。豪華的曼穀皇宮大酒店。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召開的、有24個國家和地區著名的整形外科專家、教授任教的“促進世界皮膚和整形科學研討班”結業典禮,正在隆重舉行。

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此次活動的組織者小川秀行和世界衛生組織的總代表、泰國衛生部長,向以優異成績畢業的各國學子頒發畢業證書。當讀到“中國,蔡國斌”的時候,世界各地前來參加此次不尋常的結業典禮的1000多雙眼睛,看到一個高高大大的年輕人走上頒獎台,接過世界衛生組織代表頒發的畢業證書。這不是一張普通的畢業證書,它是通向世界所有國家的高水平行醫執照。

小川秀行在介紹他時說:

“這是來自中國的最好的學生。”

中國駐泰國大使握著他的手說:

“你為中國增了光。”

在閃爍的鎂光燈下,他眼裏閃著激動的淚花,將那沉甸甸的證書捧在手裏。

他知道,那不隻是一紙證書,那是崇高的使命。他將為此奉獻畢生的精力。

打拚才能贏

東北寒冷的季節是那樣漫長。自從蔡國斌的父親從台北到了日本,然後又輾轉到長春定居以來,30多個寒暑已轉瞬流逝。海峽那邊的故土已經成了遙遠的夢幻。蔡國斌和他的5個姐弟,除了偶爾從父親嘴裏聽到台灣的氣候與這裏的差別以外,幾乎很少聽到在那兒的親友的消息。那是20世紀70年代初,大陸的台胞在台親友的消息已被封殺到幾乎是音信皆無的地步。但即使這樣也無法擺脫“海外關係”的陰影。雖然蔡國斌的父母都是醫生,但5個孩子中有4個先後到農村插隊落戶去了,隻剩下蔡國斌留在身邊照顧家庭。這孩子生性要強,也能吃苦。父母上班了,他就一邊做家務,一邊翻看家裏的醫學書籍,竟這樣對醫學產生了興趣。

正是有這樣的基礎,他一工作就上了醫士班,成了長春“鐵北醫院”的外科大夫。但他總不滿足那些已經取得的工作經驗。“四人幫”倒台了,高等學府在沉寂了十餘年之後,開始考試招生。他立即報名參加,並考入有名的白求恩醫科大學。出眾的學業和對校務活動的熱心,使他被同學們推選為係團總支書記。1982年,他以優異的成績獲得學士學位,並被分配到北京,成了中國醫學科學院的整形外科醫生。

整形外科與內科、外科、口腔科、婦科、兒科、泌尿科、胸外科等十幾門學科有聯係,不但要進行基礎學科的病理研究、組織培養……同時,還要具備心理治療的能力。老師告訴他:“幹這一行,靠過去的‘頭疼醫頭,腳疼醫腳’的方法不行。新的整形外科治療方式,準確地說,叫‘心理、生物、社會醫學模式’。”在實踐中他體會到,這門交叉學科的確很複雜。譬如接到一個患者,第一步就要去做患者的心理工作。尤其那種心理很偏狹的病人,往往十分敏感,你必須讓他相信你能夠為他治療好,能讓他回到自己的工作中去,回到社會中去,在各種社交場合像常人一樣健康。要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民族習慣、職業和家庭……這就和人文科學聯係在一起了。所以,往往做一個手術隻消三四個小時,而解釋工作要用三四個月。患者能夠配合你之後,還得拿出高水平的手術,以真正達到預想的治療效果。

他虛心地向老一代整形外科專家們求教,同時努力爭取機會實踐。第二年,他便當了主刀大夫。這樣幹了三年,他仍不滿足,一心想考研究生。每天,他上班時全力以赴地工作,下班就貓在家裏刻苦攻讀醫學和心理學書籍,逢上星期天他又夾上筆記本,帶上兩個饅頭去中國醫科院圖書館或北京圖書館。他說:“我每次去都是滿載而歸,除了筆記本上記滿了珍貴的資料以外,還會借回幾本有關書籍。”回憶起當博士生的那幾年,他感慨到極點。那時,他已經成了家,有了孩子。每個月76元工資,物價又如雨後春筍般漲起來。當時社會上流行這樣的話:“拿手術刀的不如拿刮胡刀的。”“博士是傻子,教授是呆子。”蔡國斌不管那一套。他相信發展的社會是一定會捋順和擺正價值觀的。所以他從來也沒有動搖鑽研學業的那股勁。為攻下某個學科,他常常夜裏3點睡覺,打個盹,淩晨5點又爬起來繼續攻讀。那時,他搞了一個研究課題,每年的研究經費隻有7000元。可是他早已學會了精打細算,竟在保證完成研究課題的前提下,還購買了一台電腦來處理資料信息。

“我們的責任很重大的!”

1988年,世界衛生組織為了促進皮膚科學和整形科學的發展,決定在世界各國招收若幹年輕的醫學博士,參加為期一年多的學術交流。挑選人才的過程極為嚴格,首先要通過衛生部的考試,然後根據聯合國的標準再考一次。嚴格的篩選使得眾多的中國考生隻剩下兩名,蔡國斌是其中之一。

在泰國學習交流期間,蔡國斌對泰國比較普遍卻又難以治愈的病症進行了較深入的研究。泰國人受日照影響,皮膚患基底細胞癌並產生惡性變化的較多。他發現,如果用紫外線加上一種叫補骨脂素的中藥治療皮膚色素脫失的病人,效果比較好。他做了大量的臨床實踐,並且完全用英文寫出了兩篇論文:《基底細胞癌:泰國69例病人的回顧》、《PUVAD臨床進展》。恰好,在曼穀期間有兩次“國際皮膚病研討會”,他在會議上用英語宣讀了論文,受到與會專家一致好評。同班的外國博士都很驚訝:“令人驚奇的效率!這麼短的時間就搞出這麼大的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