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我們在麵對困難的時候,決不是靠著一種盲目自大的向前,而是要去分析困難,解決困難。困難就像攔在你前進道路上的一塊大石頭,你不能走冤枉路去繞開它,而是要想方設法把這塊石頭搬走,甚至粉碎它,從與苦難做鬥爭的過程中,獲得經驗,獲得成長。任何一個困難都有它的解決方法,或者說是它的破綻,這就是解決問題的根本途徑。
危機確實給人以壓力,至於這種壓力對人們產生怎樣的作用那就要看人們對待它的態度了。如果你把這種壓力當作一種催人奮進的努力,那你就能最大限度地去發掘其積極向上的一麵,如果你害怕危機、被危機的壓力壓垮了精神,那這種壓力就是使你一蹶不振的消極因素。
俄羅斯蘇伊霍飛機設計局以設計SU-27係列戰鬥機聞名於世,該公司設計的SU-27型戰鬥機是世界上使用數量最多的戰鬥機,很多國家一提到俄羅斯製造的武器,首先想到的就是該飛機和AK-47,有誰能想到,在研製SU-27的時候,曾經經曆過無數次的失敗,其中有一次,新研製的樣機在試飛中發生事故,所有工作人員的心血化做一堆廢鐵,準確的說是一堆價值幾十億盧布的廢鐵,然而,參與設計的科學家並沒有氣餒,他們總結教訓,從這堆廢鐵當中找出了失敗的原因,在此基礎上,他們很快的製造出新的樣機,並且取得了成功,也正是由於SU-27係列戰機經過了無數次的失敗教訓,其最後成型的SU-27戰鬥機可以說得上是完美之作,毫無暇疵,為此,中國也購買了這種戰鬥機。
俗話說“凡事有利必有弊”,將這話反過來說同樣有著很深刻的道理——凡事有弊必有利,危機就是對人們既有弊又有利的事物,危機在創造壓力的同時也創造了成功的希望,當你積極進取地麵對危機時,成功就在你的眼前。所以,每當遭遇危機時,你要拋開那些悲觀的思想,嚴謹客觀的分析危機產生的原因,毫不氣餒的勇敢麵對危機,向著成功大踏步的前進。危機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了麵對危機的勇氣,當人們勇敢地承擔起麵對危機的壓力時,他也就獲得了繼續前進的動力。
挑戰壓力,戰勝危機
壓力也罷,危機也罷,遠遠沒有想象的那麼可怕,隻要勇敢地樂觀地去應付,很快就會過去,而你人生的天空依然是那麼藍。挑戰壓力,戰勝危機的前提,就是讓自己平時像走鋼絲一樣,訓練自己的膽量。
很多人害怕走鋼絲,因此當人生的道路在壓力的負重下變窄變小的時候,便感到無法適應。而一個習慣走鋼絲的強者,照樣履險如夷,成竹在胸,在挑戰危機和壓力時更是毫不懼色。
危機這個詞我們一直沒有正視,而且也沒有真正理解什麼是危機。其實危機時刻都存在我們的身邊。
日本是一個島國,彈丸之地,資源匱乏,麵臨著生存的挑戰。但是正是麵對這樣的危機,日本人發揚大和民族精神,自立自強。回過頭來反思一下我們自己,從明朝到清朝,我們以為自己是天朝大國,不屑與外國交往,滿足於自己的小圈子。思想上失去危機意識,於是閉關鎖國了幾百年,也失去機械革命的曆史契機,落後必然挨打,我們失去了危機意識換來的是什麼,是一百多年屈辱史。
也許有的人說你何必危言聳聽呢?現在大多數企業不是發展的不錯,沒有必要活的那麼累。但是我們有沒有仔細想想,我們的企業到底能夠走多遠?
雀巢公司碘超標事件和寶潔公司的SK-II事件,我們可以總結出了一個相同的錯誤,那就是“不具備強烈的危機意識”。因為沒有強烈的危機意識,所以導致在處理問題的開始階段,沒有及時的作出正確的決定,從而導致事件逐步升級。雀巢在碘事件中據不完全統計,共計損失達27億人民幣,SK-II更是付出來曾經退出中國市場的慘痛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