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篇回:釋源流遙古至今,說帝統道藏開篇(1 / 3)

開篇回:釋源流遙古至今,說帝統道藏開篇。

詩曰:

但聞盤古開天,不知混沌之先。

宇宙複再洪荒,卻指兩萬年前。

今知古言之宇宙非科學定義之宇宙,古言之宇宙,宇指空間而宙指時間,今義之宇宙,多有空間而漠視時間。故先說明我講的是古言之宇宙,其是無際的,不能把所測量的有際空間大小當作宇宙,其也是無限的,不能把所壽命的有限時間長短加於宇宙。

倘若宇宙的空間是有邊際的,宇宙的時間是有年齡的,那麼隻能說是世界,是在宇宙之內。而天地則在世界之中,是有壽數長短的,故世界在不停變化運轉。既然世界是有時間的,那我居世界又是怎樣誕生的呢?有科學家說來自宇宙大爆炸,那這爆炸之前的世界又是如何誕生的呢?若究其源,追其根,似乎沒有答案。

曾聞哲學是科學的補充,而這哲學曾一度為宗教所獨有,那宗教又是如何理解的呢?西麵有上帝教耶和華“運靈在海,分離物類”、埃及阿拉創世“水有金蛋,誕生阿拉”,等等;而東方有印度教梵天創世“卵生在海、身出生主”,佛教中“諸佛坐海、射龜盜泥”,等等。仔細想想,這海或水是從何得來,是今四洋還是神界的流域?若是今四洋,也就說不上什麼創世,若是神界的,地球豈不是神界?

各位讀者或許一看開卷就知要寫道教神明創世,其是說了這麼多話,才引出本書故事的開頭。若說盤古,他的的故事眾人皆知,不免我有點人雲亦雲,故簡單講下盤古前後的故事,這真是:隻當舊事重新提,未想混沌形成前。

吾聞蓋諸眾群者,不無不有,不有不無,未知無有,亦非有無。唯若玄虛故,故莫語盡言吐。窮其根本,取其原形,是道也。合自然之妙,相之非相,非相之相,無形有形,自由然視,為道也。

茫茫渺渺,虛虛寥寥,莫言先後,強為之容,道化形身,體大無邊,若至微視,自然而然,顯現真身,太上老祖也。老祖之名,無有誰號,根本道玄,起運原始,為開天辟地之元祖,仙聖真王之帝師。若問老祖有父母否,此莫大豈理,不知所謂?太上者,無上至尊,起乎無因,無始也;老祖者,始元本體,源根足流,無氏也,謂之其名,強稱呼也。混洞之前,道氣未顯,於恍莽之中,號無形象天尊,謂無象可察也。後經一劫,乃號無名天尊,謂有質可睹,不可名也。老祖變化無窮,無數無量,逍遙無邊無際宇宙,自在無極無生家鄉。若有不信,有《太上老君八十一化》為證:

老君乃混沌之祖宗,天地之父母,故立乎不疾之途,遊於逍遙之墟,禦空洞以升降,乘陰陽以陶埏。分布清濁,開辟乾坤,懸三光、育群品,天地得之以分判,日月因之以運行。四時得之以代謝,五行得之以相生。故於九萬九千九百九十億萬炁之初,運真元始之三炁而為天,上為三清三境,即始炁為玉清境,真炁為上清境,元炁為太清境是也。

《真書》又曰:昔二儀未分,瞑涬鴻蒙,未有成形,天地日月未具,狀如雞子,混沌玄黃,已有盤古真人,天地之精,自號元始天王,遊乎其中。溟涬經四劫,天形如巨蓋,上無所係,下無所根,天地之外,遼屬無端,玄玄太空,無響無聲,元氣浩浩,如水之形,下無山嶽,上無列星,積氣堅剛,大柔服結,天地浮其中,展轉無方,若無此氣,天地不生,天者如龍,旋回雲中。複經四劫,二儀始分,相去三萬六千裏,崖石出血成水,水生元蟲,元蟲生濱牽,濱牽生剛須,剛須生龍。元始天王在天中心之上,名曰玉京山,山中宮殿,並金玉飾之,常仰吸天氣,俯飲地泉。複經二劫,忽生太元玉女,在石澗積血之中,出而能言,人形具足,天姿絕妙,常遊厚地之間,仰吸天元,號曰太元聖母。元始君下遊見之,乃與通氣結精,招還上宮。

自妙有造化,開辟大宇,治政布教,皇天後土之間,隨分十大世界,名曰顛倒浮閻。上方曰諸煩惱絲大幹執著世界,下方曰諸荒涼景大幹苦辛世界,東方曰諸罪孽海大幹毒欲世界,南方曰諸迷幻陣大幹壞邪世界,西方曰諸喪壞土大幹惡偽世界,北方曰諸名利場大幹悖私世界,西南曰大不悔世界,西北曰大黑暗世界,東北曰大障礙世界,東南曰大貪殺世界。

先不言這十大世界如何,卻說此浮閻中心,另有一世界,不同別個浮閻,乃彙聚十方凶惡所形,萬萬邪祟所容,一名住居墮落洞,有墜落、陷落、破落、絕落四洞,一名輪轉劫厄所,有始劫、成劫、難劫、惡劫、壞劫五厄。此世界三毒固存,五毒俱全,好欲好殺,多邪多魔,罪深孽重,可謂浮閻之最,顛倒之極,故後世連名字竟也顛倒了,諸神群仙隻稱它為閻浮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