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一代廉吏高廷瑤(8)(1 / 2)

他看了看知府,又接著說:“你從前對這個案子還留有後話)想秋後算賬)。現在範壽子死了嗎?還是沒有死?知府聽了,連忙長跪請罪。按察使因而又說:“乾隆年間,蘇州有一個案子,和這個案子十分相似。某役夫的左足指駢生,共六個腳指頭。他出門兩個月沒有回來。一天,村子前邊河裏水上浮出一具屍體,緊靠沙灘,左足也是駢生六指。裏胥把這一情況告訴他的妻子,他妻子跑到河邊一看,屍體皮肉都已經腐爛了,但左足上駢生的六指卻宛然在目。妻子便誤認為是她丈夫。官府查辦該案,定為通奸沉夫罪,依法判處該婦女死刑。過了幾天,這位役夫卻回來了,左鄰右舍看見他,都認為他是鬼,紛紛逃避他。那人一再對鄰居們說,我是人,不是鬼。大家才告訴他,他的妻子在幾天前,因‘通奸沉夫’被判處死刑的事,他聽後大哭,便到縣衙去擊鼓鳴冤。這個案子上報朝廷,朝廷判處錯段此案的知府、縣令、裏胥以死抵罪,巡撫、按察使被流放。這兩條人命的冤案,用了三條人命來抵罪。現在是五條人命,將如何抵償啊?”

知府聽了,麵如土色,在座的各位官員都感到震恐,高廷瑤也感到心有餘悸,暗自慶幸!

(32)平反十三人因刑訊逼供自認劫匪案

鳳陽縣是安徽省滁州市下轄的一個縣,地處淮河中遊南岸,北瀕淮河與五河縣相望,東、南部與明光市、定遠縣毗連,西部和西北部與淮南市、蚌埠市接壤。鳳陽縣是大明王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故裏,中國農村改革的發源地,石英資源大縣。

當時,鳳陽縣有在押囚犯十三人,他們都是李良才被劫一案的劫匪。按察使命高廷瑤審訊此案,案中眾囚犯供認不諱。但贓物登記冊上所列的贓物很多,其中,佩刀和馬都沒有物證。

高廷瑤懷疑此案還有蹊蹺。恰好這時靈壁縣押解劈門人室、殺死事主解士學一案盜竊嫌疑犯十人前來,也委托他審問。

匪首武老漢,身材魁梧。高廷瑤在審訊中挑逗武老漢說:“你知罪嗎?”

武老漢卻回答說:“砍了我的頭吧。”

高廷瑤又問:“如果真是這樣,你認為冤不冤?”

武老漢卻理直氣壯地說:“殺人償命,有什麼冤的!”

高廷瑤感歎地說:“可惜啊,像你這樣的好漢,若到壽春鎮去當兵,何愁不取印封官?卻反而做了強盜!”

武老漢卻低頭流下眼淚,似乎深有悔改的意思。高廷瑤又問!“你既然做了盜賊,作案當然不會隻是這一樁,何不托盤交代出來呢?”武老漢回答說:“沒有了。”高廷瑤說:“哪裏會隻第一次作案就被抓了的?”

於是,武老漢便承認,他曾經盜賊過牛馬數次,被關押後又釋放了。高廷瑤說:“這些小事,不值得一提,說說像解士學這樣重大的案子。”並開導他說:“你知道,一個人隻有一條命嗎?現在即使你把三件五件事情都一齊說出來,也不過以你一條命相抵,我也不能在你償命之後,再要你第二條命。如果你隱瞞不說,你必將定為死罪,你的同案犯將無由定罪。因為,其他眾犯還沒有捕獲,官府一定要去緝拿凶案。地方官長久緝拿凶犯而抓不到,就要被撤職。官員怕被撤職,勢必會枉殺無辜百姓來代替你的罪行,這就是你牽連他人於死地了。那些因為你不如實招供而無辜被牽連致死的人,到了陰曹地府,一定不會甘心,又將在你的來生中討命,以雪冤枉。那真是你償一命之外,又償二命了。人生實在不容易,何不及早替自己打算?看你的樣子,很像個明白人,必有善根,大概是因為沒有人教誨,迫於饑寒,才做強盜的,你怎麼知道你來生不是好人?我真為你惋惜,你何不自惜呢?”

武老漢有所感悟,就說:“去年五月,我曾經糾集黨徒九人,在鳳陽地方劫掠過往客商銀兩若幹,行李若幹,都已經全部分給同黨了。隻是客人有一把佩刀很好,拿回來後放在兄弟武老二處。武老二是靈壁縣的屠戶。”

高廷瑤把這些情況全部記錄下來,形成文書上報按察使,並派人快去靈壁縣武老二處提取佩刀。提取佩刀過程中,又抓獲五名凶犯。

經過審訊,供詞與前麵審訊的供詞相符。就將佩刀歸還了李良才,鳳陽這件案子才算了結。原來所關押的十三人,都是刑訊逼供認“罪”的,一律釋放了他們。

麵對這個案子,高廷瑤感歎道:人命關天,問刑不慎,幾乎讓十三人被冤枉殺頭,實在可怕啊!

經過辦理此案,按察使和同行們都讚揚高廷瑤能平反冤案。高廷瑤卻說:“不能這樣說,不是我能平反冤案,而是天意。假如我不能審判武老漢一案,那李良才的贓物就沒有下落,怎能雪這十三人的冤情?如果我不因武老漢的魁梧,有觸於心,不去婉轉開導,他怎麼肯將鳳陽一案,一一供認不諱?

由此看來,判案不可不隨時留心,講求方法啊!

(33)微服私訪為四百民眾昭雪不白之冤

懷遠縣是安徽蚌埠市下轄的一個縣,位於安徽省北部,蚌埠市境西部,淮平原南部,荊山海拔259米,塗山339米,夾淮對峙,蔚為壯觀。地處“泛長三角”經濟圈腹地,陸路、水路縱貫東西、連接南北。為淮河文化、大禹文化的重要發源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