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一代廉吏高廷瑤(9)(1 / 2)

(34)拒絕參與徇情枉法審理案件

霍邱縣是安徽六安市下轄的一個縣,位於安徽省西部。西與河南省固始縣接壤,北與阜陽隔淮相望,東與六安、壽縣毗鄰,南與金寨相連。地處大別山北麓,淮河中遊南岸,地勢南高、北低,南部屬低岡丘陵地區,北部為平地湖泊河流,是淮河中遊的重點行蓄洪區!

霍邱縣的盜首胡選,糾集他的黨羽任大、任二等八人,搶劫平民。縣令陳之揆捕獲胡選,將此案上報。高廷瑤和安慶知府共同審理此案,胡選起初供認不諱。

第三天,知府卻突然對高廷瑤說:“胡選是良民,這是一樁冤案”

高廷瑤聽了知府的話以後說:“你這麼知道它是冤案啊?”

知府說:“他僅僅偷了兩床棉被,有棉被,可想被盜者家庭財物一定不少,但他才偷了兩床棉被。由此可知,案情不實。”

於是,立即報告按察使。按察使也信以為真,準備釋放胡選。高廷瑤卻爭議道:“事情沒有調查清楚,應暫時關押胡選;繼續調查可以,但釋放胡選卻不行。女一定要釋放胡選,我就不敢參與辦理這個案件了。”

按察使便改令某知州與某別駕主審理此案,他們都迎合知府的意見,釋放了胡選。結果是,陳縣令因犯誣陷坐枉良民罪被撤職。

後來,河南來公函說:“某縣抓獲盜賊,任大、任二稱,他們曾經在霍邱縣某處行劫,盜首就是胡選。”於是,又收押胡選。此事上報朝廷,按察使被降職兩級,知府、知州、別駕及經辦人被降五級,陳縣令則官複原職!高廷瑤因不曾參與重審,所以沒有受到處分。

(35)心係數十萬棚民提出十二年遣返計劃

安徽休寧縣在萬山之中,地廣人稀,天高皇帝遠,政令難以傳達到那裏。從各地到這裏來租地墾荒耕種的人,就在山裏搭建簡陋的窩棚居住,人們便稱他們為“棚民”。這些棚民多以萬計。

嘉慶十三年(1808年),休寧有人向朝廷告發:棚民某某聚眾搶劫,擅殺無辜;這些人現在正在築城牆、挖城池、打造兵器、訓練隊伍,準備造反。於是,朝廷下令有關文武官員,發兵剿捕,並要求趕緊出擊,不得坐失良機。巡撫初顧先生立即傳令蕪湖道員楊懋恬協助捕。員徽休寧棚民,廷瑤參。

高廷瑤到達休寧時,楊徽的清兵已經提前到達。高廷瑤與縣令商議說:“這些人雖然是棚居,但在這裏努力耕種,養兒育女,由來已久。這與托名開荒、搭棚藏奸者不一樣。況且,他們的居住地距離縣城不過百裏,如果,他們真是為非作歹,為什麼沒有聽到有人受害?閭長、裏胥為什麼毫無察覺?難道就沒有人怕牽連治罪而來報告官府嗎?此人之所以要獨自不遠千裏,上京告狀,他懷仇誣陷的動機就明白了。現在沒有弄清事情的真相,就急於用兵,將會導致被控告的棚民心懷疑懼,鋌而走險,勢必激化矛盾,形成對抗。再加上眾兵湧人,難免好壞不分,城門失火,殃及池魚。我輩為民父母,難道不應該找出萬全之策才行動嗎?”他隨白觀察、楊協戎暫時駐兵縣城裏,以等待前方帶回來的消息。

高廷瑤與縣令商議,決定先前往棚民駐地偵查,縣令頗有戒心,想多帶一些兵丁防衛。高廷瑤說:“如果真是奸民聚集,圖謀不軌,他們一定早對我們作了防備,這幾個兵又能起什麼作用?不如輕騎簡從,最多帶二三十人,讓他們居高臨下觀望,對方看見我們人數不多,就不會產生疑心,萬一發生不測,那麼,我走在前麵,你們隨後,有事你們就可以躲避了。”縣令佩服他膽大,於是,一同乘轎出發。他們來到山下廟中休息,地方保長、甲長都來迎接,棚民們跪拜迎接的人絡繹不絕,遠的近的,男男女女,接踵而至。成千上萬的棚民夾道歡呼,沒有一點驚慌恐懼的表情。高廷瑤小聲地對縣令說:“這是太平景象啊!棚民謀反的事情不屬實,這已經很清楚了。”

於是,便召集十多個有代表性的棚民攏來,問他們早年到山裏來租田墾荒的有多少人?租價是多少?租了幾代人了?他們都一一作了回答。高廷瑤問:“你們知道你們被人控告嗎?”棚民代表回答說:“知道。”

高廷瑤又問:“官兵準備來抓捕你們,我極力勸阻用兵。現在大軍住在縣城裏,等待探聽你們的實情,你們何不趕快如實相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