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要謹言慎行(4)(2 / 3)

同時,我也是第一次聽說貴州有一本古籍叫《宦遊紀略》。那時我正在自學法律,當我讀完有關教程,這才了解到高廷瑤老人在中國法製史上的地位。而在此之前,我們隻知包公而不知貴陽的“高公),隻知“鍘美案”、“雙釘案”而不知高公辦理的“範壽子失蹤案”、“獄卒教唆誣陷案”、“判處葡萄牙官員絞刑案”、“黎家窩藏盜匪案”等著名案例。為此我頗覺愧疚,覺得自己不但靈魂裏俗氣過重,而且讀書太少孤陋寡聞,怠慢了高廷瑤這樣的清官廉吏、文化先賢!

五年前的一天,高先生喬遷新居,親朋好友前往祝賀。於是,我在這裏見到了仰慕已久的高銘琦老人。高銘琦老人是高廷瑤的第四代嗣孫,同時,他還是近年來家族裏公認的族長。高銘琦老人生於民國八年(1919年在高家“銘”字輩中排行老九,與高言義的爺爺屬同一個輩份。為頭方便,我也隨著高言義稱呼他“九爺爺)。

九爺爺那時年近九十,他雖麵容清瘦但身體硬朗、耳聰目明,隻是背部微現弓屈。當時,九爺爺聽了高言義的介紹後,興衝衝地拉住我的手,讚賞道:“你不錯啊,年紀輕輕就把我們貴陽的故事寫成了曆史小說,而且是長篇的,不容易咧!”這時我才感覺到,九爺爺的手。

我說,“九爺爺,你年輕時候向往自由,追求民主,很早就參加,生為。了少的,我,這個家族。”九爺爺謙遜地擺擺手說:“吃苦是事實。但人生就應該奮鬥,不要耽於幻想,坐享其成。”高言義說:“九爺爺,小馮是《馮氏族譜》的總纂,他還帶頭捐資,組織族人整修了幾十座祖墓!”“是嗎?!”九爺爺似乎有點驚訝。他站起來重新拉住我的手,高興地說:

“不簡單不簡單,少年有成!你修馮家的族譜,我修高家的族譜,我們這還真是誌同道合呢!”

(2)

同九爺爺見麵之前,我曾對貴州地方史作了些初步研究,並在自己創作的作品中有所反映,但總嫌片麵粗略。更為糟糕的是從2005年開始,一場大病對我的健康構成了嚴重危害。長達數年中,我為無休無止的疼痛所苦,暗無天日。輸液、打針、熬中藥成為我日常生活的主要內容,根本無法靜心讀書,更談不上寫作。九爺爺為此勸慰我道:“世間這些凡人,都難免要生各種各樣的疾病。和病魔對抗,你要有耐心,還要有信心。”聽說我對高家曆史感興趣,九爺爺鼓勵我說:“現在你好好養病,等身體痊愈了,你就以高家花園為題材,再寫一部大部頭的作品。至於資料,我負責提供你看行不行?”聽了這話我感動得眼眶模糊,喉頭哽咽。雖然我不知如何表達內心的感激之情,但我似乎覺得自己的疾患輕鬆了許多!

高言義喬遷新居的宴席,主人特意安排我和九爺爺同桌。席間,晚輩們紛紛起立,情真意切地雙手捧杯,給九爺爺敬酒。老人一邊頻頻頷首致謝,一邊淺飲回禮。

我記得當時,九爺爺還就祖宗崇拜和孝文化有過一段評述。他說:“家族是構成國家的主要元素,家族文化也是民族文化。對一個國家來,這不的。如有一,要我族,它一定會首先顛覆我們的祖宗崇拜。孝文化、祖宗崇拜,是民族文化的根基和重要內涵。民族文化要是被顛覆,祖宗留下的基業就毀了,人心,也就散了!當亡國奴的日子恐怕……也就不遠啦!”

語重心長一番話,顯示出九爺爺率真、坦誠、倔強的個性。使我感覺到這是一個思想深邃、值得信賴的老人。《增廣》曰: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古人雲:位卑未敢忘憂國。五年前的那個夏夜,當九爺爺在蚊蟲飛撲的路燈下和我揮手道別,我突然對“相見恨晚”和“依依不舍”兩個詞有了別樣的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