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一個大人在公開場合正兒八經地表示,因某事可以打別人家的小孩,是極其少有的。雖有些霸氣,但我覺得他敢管事,又能管。
我很好奇,他家還有玉做的酒杯!當時物資匱乏,許多生活必需品都要限量供應,金玉珠寶幾乎不被人想起,更不用說擁有了。我們家有次請客,父母認為是貴客吧,就到高伯伯家借用玉酒杯。高伯伯很爽朗地拿出來。我至今記得,用白紙包裹著,打開白紙,酒杯一個套一個地躺著,灰綠灰綠地透著亮,很好看,每一個比大人的大拇指稍大一點。
真正覺得他了不起,他的家庭了不起,是成人以後聽到的和讀到的。
現在回想起來,他用鞭子嚇掉院子裏孩子們說流話的時候,已經是因為他早年參加革命第一次受冤屈之後的事情了。有的人也許怨氣衝天,百事不問不管了,然而高伯伯卻百折不改其正直的品性。
有哲人說,人生境界有幾種,越高的境界越和物質享受無關。這和掙錢過日子是不同的概念。
高伯伯,高言誌,他的曾祖父高廷瑤,史有記載,是清代相當有作為的廉吏。這位鮮為人知的廉吏,其豐富多彩的行為,至今仍為後人所敬仰(折服。他還留下了十分寶貴的文字資料,一位利在當代,惠澤後世的人間真君子解放前,高家曾經是貴陽市有名的望族大戶,有錢財、有地位,講究文化教養,具有社會影響力。按一些人僅僅隻顧眼前的社會體驗,高言誌完全可以過著公子哥兒般養尊處優的悠閑生活,他卻在讀書期間就投身革命了。家庭文化的教養,即儒家文化中重義輕利,以天下為己任……大概是由於這些積極的因素所致吧。那個年代的革命,不僅吃苦受難,而且還隨時都有掉腦袋的危險。
1935年2月,由林青、秦天真介紹,高言誌加人了中國共產黨。
他從事交通、聯絡、後勤等工作。還利用家庭各方麵的有利條件,掩護和營救同誌,安置就業,為黨組織籌集經費。1938年夏,時任地下黨貴陽縣委委員的他,受組織委派打人西南公路局貴陽汽車總站,任副站長。他團結職工,免費收運黨的《新華日報》和進步書刊。還配合八路軍貴陽交通站,承擔著轉移我方人員、轉運文件、物資等任務。1948年初,已人新疆革命組織“先鋒隊”工作的高言誌,在新疆起義,他了國中化的,完好地移交給人民政府。1950年2月,高言誌調回貴州,在省財政廳工。
高言誌和他的家人不僅為革命做了大量實際工作,給予有力的經濟支持,還有家人年紀輕輕就為革命獻出了寶貴的生命。貴陽市有名的高家花園就曾是地下黨貴州省工委的活動場所。現已成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1954年和“文革”期間,高言誌兩次被錯誤逮捕審查,直至“四人幫”倒台,才得以還之清白,並肯定其所做的貢獻,享受老紅軍政治待遇。
後來,我母親在街上遇見他,得知他妻子已與他離婚。我們一家感慨不已。我內心的感受難以言說,對地下黨的同誌在解放後的遭遇,久久不能釋懷。隨著社會的發展,其公開、透明度的緩慢增加,才知道,解放後,毛澤東首先對以知識分子為主體的地下黨進行整頓,在內部明確指示:“降級安排、控製使用、就地消化、逐步淘汰”。為什麼?這其中的原因,期待有良知具慧眼的黨史研究者剖析吧!我隻能說,毛澤東是一個偉大的人物,但他絕不是神。神往往與鬼扯在一起。而人,就具有複雜性多變性,就具有人的性格特點。社會的走向,人治?還是法治?值得我們每一個人深思!
1986年12月,我敬重的高伯伯駕鶴西去。噩耗傳來,我悲痛萬分!
我想,高伯伯如果還健在,他還是要說話,要管事的,隻是,他管事的方法也許不同了,因為,他既是一個百折而不改其正直品性的人,同時,他還是一個很有智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