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兩個月前,李想所在的男性時尚雜誌做了一個專題策劃,叫U
TURN。
策劃借用了一個著名心理學家的論題,認為每個男人都是潛伏的GAY,就看他有沒有機會遇上那個讓他變彎的人。又據稱這世上十分之一的男人一生中至少有一次變彎的衝動。
雜誌社擬就此采訪一些各界知名人士,時尚圈的,娛樂圈的,文藝圈的。
李想之前一直負責雜誌推廣,與廣告商關係不錯,商界的對象就由他來搞定。
李想選了3C公司的營銷主管,彼此是半個酒友,本人也算百無禁忌。約好了這天采訪,臨到寫字樓下的咖啡館,那人突然變卦說不來了。
李想有些頭疼,倒也沒太生氣,畢竟這話題還是相對敏感,撇開個人不說,還要顧慮公司形象。又坐了十分鍾,把咖啡喝完,準備走的時候,接到那主管電話。
你沒走吧。
正要走。
別走別走,老地方等著。
怎麼,又改主意了?
沒。
……那您是逗我玩呢?
哪敢哪敢,是我錯了,我現賠你一個采訪對象,包你滿意。
你怎麼肯定我就一定滿意?
你不能不滿意,這人職位比我高,長得比我帥,你們雜誌不是最講究TITLE形象麼,絕對拉發行。
哦,你們公司幾時有這等人物?
嗨,本來沒有的,這月新來的中華區總監。
總監……你確定你不是玩我?
天地良心,我什麼時候騙過你。
他知道采訪主題?
知道。
那還願意?
太願意了。
什麼叫太願意了?
你別問那麼多了,總之我們總監願意受訪。
……我還是想問,為什麼?
想聽實話?
嗯。
我也不知道……呃,他下去了,你千萬別走啊,他穿一件藍色短風衣。
李想還要說什麼,電話就掛了。
有些摸不著頭腦,隻好在原處坐了一會。
這座位靠窗,隔著玻璃也能曬到太陽。
很久以前,張揚就嘲笑過李想,說他跟向日葵似的,對陽光有著異常的執著。
窗外人來人往,卻聽不到馬路喧囂,配著若有似無的音樂,暖得能把人的意誌蒸出身體。
李想發了一會呆,似有所感,回過頭,正看見一個人朝他走過來。
灰藍色短褸,風度翩翩,個子很高,卻完全不予人壓迫感,一點不像張揚。
笑容清淺,步履悠遊,仿佛從記憶深處走出。
半邊麵頰映著陽光,和煦恬靜。
距離上一次見麵,已逾十年,這個人幾乎沒有變化。
李想看著周銘東。明明退卻了稚氣的線條,早不是當年那個清瘦的少年,但半點不覺得陌生。
仿佛那個少年周銘東在他記憶中,跟著自己慢慢長大,正好變成如今這個摸樣。
李想臉上閃過恍惚,及後變為呆滯的平靜,手不由自主握緊了扶手。
李想。周銘東走到他麵前停住,伸出一隻手。好久不見。
李想看著他修長的指節,陽光下,手背上細細的絨毛也很清楚。
他並沒有伸出手,隻是說:你好,周總。
周銘東看了他一眼,很自然地收回手,微笑著坐下。
跟以前一樣叫我名字吧。
李想低頭,從包裏取出本子和采訪機。
周總知道我的來意嗎?
周銘東看著他,嗯了一聲。
李想打開記事本。那我們開始吧。
周銘東停了一會,說好。
李想翻到事先準備好的提綱,機械地念:請問周總,你認同所有的男人都是潛伏的同性-愛者嗎?
周銘東說我覺得這是個假命題。感情是關鍵,性別不是。不過假設喜歡的對象正好是同性,這話也不能說不對。
李想翻到前一頁,又翻到後一頁,問第二個問題。
那請問周總有碰到過讓你差點變彎的同性嗎?
周銘東答沒有。
李想頓了頓,抬起頭,迎上周銘東一直鎖定在他臉上的目光。
如果真有什麼不同的話,就是這種眼神。
周銘東從來不曾用這樣沒有距離的眼神看著自己,讓人誤會他允許你無限接近。
李想重複了一遍他的答案。沒有?
周銘東幹脆搖頭。沒有。
李想鬆了口氣,然而一顆心卻無端下沉。那第三個問題就不用問了。
周銘東卻問第三個問題是什麼。
李想說,第三個問題是第二個的具體展開。
周銘東又問怎麼個具體法?
李想說就是假設你有想變彎的瞬間,地點在哪裏?
周銘東說這個問題我可以回答。
李想詫異地看著他。
周銘東笑笑,語氣變得更親近。是在夜市的大排檔。
李想勉強笑說是嗎,你這地方挺特別的。
周銘東說因為時間也挺特別。
李想於是問是什麼時間。
周銘東說是那個人16歲的生日。
那個人約他一起過,但因為自己有事,他隻好一個人去排擋攤上吃炒粉。
不過後來他還是趕去了,替他要了一碗雞蛋麵。
你知道嗎?周銘東盯著李想的眼睛說,生日的時候就得吃麵,這樣才能長久,麵裏還一定要臥雞蛋,這樣才能圓滿。
李想錯開目光說那麼久遠的事你都記得。
周銘東的聲音似乎也變得久遠,說對我來講那就像發生在昨天。
李想沒接茬。
周銘東又說當時看到那男孩子埋頭吃米粉的樣子,很想親他的腦袋,但他隻是摸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