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隻是不明白,為什麼父皇對我如此寵愛卻仍能狠下心腸命我去和親?為什麼天下皆知敏儀公主癡傻愚笨那仲翃卻偏偏仍舊挑中了我?為什麼穹哥哥今日才許諾要向父皇請旨賜婚,和親的噩耗便隨之而來?
又為什麼幸福明明就在眼前,唾手可得,卻偏偏橫生枝節,天旋地轉,往日五彩斑斕的琉璃世界,在我眼前轟然倒塌,瞬間失盡所有顏色!
“父皇”,我顫顫開口,“嫿兒不懂,為什麼是我,為什麼偏偏是我……”
“因為你是姽嫿!因為你是朕的敏儀公主!是朕的心頭至寶!”父皇眼中驀地迸出一縷厲光,我心神猛的一震,幾乎不能直視。
“嫿兒,你終日呆在這後宮之中,安然享樂,歌舞升平,可知外麵的世界已成什麼模樣!”父皇沉鬱開口,“北方鮮卑一族內部鬥爭已久,近來日漸統一,大有揮戈南下之勢。南方眾部首領也是蠢蠢欲動,伺機而發。大夏國兵強馬壯,實力渾厚又怎會屈居人下?他們此時來與我瑤國聯姻,共修秦晉之好,可使百姓免於塗炭,黎民止於幹戈,我身為瑤國的君主,萬民的帝王,你說這聯姻之事,我是允還是不允?”
我被父皇懾人的氣勢駭到,久久不能言語。
父皇轉眸瞧了眼我身上的衣衫,我恍然驚覺回宮到此時還未及換回宮裝。來時匆忙倉促,錦衣玉袍浸了汗染了漬,沾了泥挾了土,此時裹在我身上,甚為狼狽。
父皇目光幾番變幻,終至柔和:“今日出宮可玩得快活?”
見我隻呆呆地望著他,也不回話,父皇歎了口氣,走進幾步,瘦削蒼白指尖拂過我僵硬麵容,“你與穹兒的事為父早已知曉。”
我腦中隱隱抽痛,全身卻已木然無覺。
“本來也是一樁好姻緣,隻可惜生不逢時,天意弄人啊!”父皇語意悲慨。
我心下冰涼一片,隻覺一切不過如此。
尊耀華貴,榮寵無邊,竹馬青梅,情深意切,一切的一切,不過如此!
“父皇”,我終於再次開口,語聲尖銳而淡漠,“嫿兒聽聞那大夏國主仲翃雖空有一副好皮囊,卻病弱無能,狀如傀儡。甚至連生育之事都有虞礙,後宮諸妃嬪至今都一無所出,不知是也不是?”
父皇眼中哀慟不忍之色一閃而過,微張了唇,卻終究化作一聲歎息。
我再無他想,隻覺深深的濃重的悲哀。
“兩國聯姻能使天下止於殺伐,百姓樂享安穩。既是如此,嫿兒身負重任,一切全憑父皇做主!”
我屈身伏地,深深俯首,跪拜我的父與王。
“兒臣告退!”
我立起,轉身。腳步微蹌,後背僵硬,疾步而走,再不願看父皇一眼。
雷聲滾滾,冰涼雨水隨著蕭蕭的風聲瀝瀝而下,我渾身透濕,全身僵冷,雨水順著臉頰發梢傾覆而下。
淒風苦雨,冷意肅殺。
卻敵不過我此時的絕望心境。
眼前一片模糊,是雨水,還是淚水?抑或是天亦有情,難忍我的憤恨悲涼,灑落一場淒清冷雨,來祭我永世不泯的碎靨之殤?
良辰吉日定於我成人禮三日之後。
我的及笄之禮由太後親自主持,呂貴妃侍立在旁,禮官入冊,眾妃嬪命婦前來觀禮。
禮畢,禮官恭聲稟誦,敏儀公主大禮既成,可踐聯姻之盟。
遵古製,從六禮。我的婚事雖時間倉促,可一切有條不紊,有章有度。
晉陽王一行迎親之禮豪華隆重,令人瞠目。
可父皇送親之禮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天下珍寶,稀奇古物,一時間雲集於金陵城,城中百姓直呼窮盡幾世幾代也沒見過這麼多的寶貝。
父皇更是下了一道禦旨,恐敏儀公主遠嫁大夏思念故土,遂遴選歌者三百人,舞者三百人,絲竹管樂,宴飲賞玩,各色物事,皆由百人侍奉,一並納入送親隊伍。送親儀隊由太子媯琪和右相寧非一路護送,直抵大夏京都長安。
丹陛朱梁,綃金寶帳。入目所及,皆是一片赤紅,恍若入得一片紅的海洋。直晃得人眼生疼。
宮人們私下都說,竟是比前年太子的大婚還要鋪陳煊赫數倍。
離宮那日,我早早地被宮人喚醒。沐浴,梳妝,拜祭。然後穿了大紅喜服,鳳冠霞披。金花八寶鳳冠,雲霞五彩披肩,珠環翠繞,寶氣瑩瑩。妝成,隨手拈了描金秀毫,臨鏡在眉間淡淡勾勒出一朵怒放鳶尾。
朱唇紫鳶,相得益彰。
而後拂袖回身,在一眾侍女的驚豔目光中,款款走過。
拜別父皇和太後時,父皇盯著我的臉看了許久,終是一聲歎息。太後的目光雖一如既往的溫和慈愛,可分明像是多了些什麼東西。
象征吉祥榮貴的嵌金紅毯從寧壽宮一路鋪到漁楊渡口,錦繡祥瑞,綿延近百裏。
我乘著紅蘇紫幔鑲珠綴玉的五彩鸞車,一路壓過錦意華毯。百姓爭相圍睹,萬人空巷。
傀儡帝王與癡傻公主的政治聯姻,不知這天下百姓都作何感想?
行至紅毯盡頭,我被向姑姑攙出,在即將踏上那飛簷寶帳煊儀龍船的一瞬,我駐足,猛地一揚手,描龍繡鳳的燙金蓋頭被我劈手揭開,不理會四周的抽氣聲和百姓的議論聲,我轉身回眸,深深地看向我的故園家土,看向我的子民,看向我為之傾身的蒼茫河山。
在這漁楊渡口,那個意氣風發的軒朗少年,曾向我許下不渝的諾言。而此刻我站在此處,紅衣盛裝,卻是要嫁於他人。
不過半月,卻恍若經年。
目光掃過之處,眾人皆俯首屏氣,莫敢與我對視。縱然是癡名在外,畢竟也是天家公主,煌煌天威下,無人能與之匹及。
忽一抹亮紅躍入眼中,我驚詫轉頭,隻見一火紅衣衫的男子閑閑地倚在船舷之上,劍眉入鬢,鼻如懸膽,漆黑雙眸直直望著我,唇角似挑著一抹玩味笑意……
我猝然回身,壓下心中小小的慌亂。抬眸,深深看了這萬裏河山最後一眼。然後決絕轉身,沒有一絲猶豫,昂首步上龍船。
此刻,禮樂奏響,百姓歡聲雷動。風漸緊,嫁衣飄揚,環佩鏗鏘。一派熱鬧喧囂中,誰能告訴我,我這一步一步走向的未來,應是怎樣的景況,又潛伏著多少的機心與鋒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