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修
【解題】
豐樂亭位於安徽滁縣豐山北麓,是歐陽修在“慶曆新政”失敗後被貶到滁州之後建造的。作者用優美的文筆,描繪了滁州山清水秀的景致,同時回顧了這裏曆史上曾經經曆的戰火塗炭。今昔對比,頌揚了北宋王朝初期所采用的休養生息政策,流露了他希望當局繼續施行這種政策,讓人民過上豐衣足食的好日子。文章情景交融,自然流暢,夾敘夾議,富有感染力。
【原文】
修既治滁之明年①,夏,始飲滁水而甘。問諸滁人,得於州南百步之近。其上則豐山,聳然而特立;下則幽穀,窈然而深藏;中有清泉,滃然而仰出。俯仰左右,顧而樂之。於是疏泉鑿石,辟地以為亭,而與滁人往遊其間。
滁於五代幹戈之際②,用武之地也。昔太祖皇帝③,嚐以周師破李景兵十五萬於清流山下④,生擒其將皇甫暉、姚鳳於滁東門之外⑤,遂以平滁。修嚐考其山川,按其圖記,升高以望清流之關,欲求暉、鳳就擒之所,而故老皆無在者,蓋天下之平久矣!
自唐失其政,海內分裂,豪傑並起而爭,所在為敵國者,何可勝數?及宋受天命,聖人出而四海一⑥。向之憑恃險阻,鏟削消磨。百年之間,漠然徒見山高而水清。欲問其事,則遺老盡矣!今滁介江、淮之間,舟車商賈、四方賓客之所不至。民生不見外事,而安於畎畝衣食⑦,以樂生送死;而孰知上之功德——休養生息,涵煦於百年之深也⑧!
修之來此,樂其地僻而事簡,又愛其俗之安閑。既得斯泉於山穀之間,乃日與滁人仰而望山,俯而聽泉。掇幽芳而蔭喬木⑨,風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時之景,無不可愛。又幸其民樂其歲物之豐成,而喜與予遊也。因為本其山川,道其風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豐年之樂者,幸生無事之時也。
夫宣上恩德,以與民共樂,刺史之事也⑩,遂書以名其亭焉。
【注釋】
①滁:即滁州,古地名,治所在今安徽滁縣。明年:歐陽修在慶曆五年(1045)十月出任滁州知州,其所說“明年”即慶曆六年。
②五代:指唐滅亡後出現的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五個相繼更迭的政權。
③太祖皇帝: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他在稱帝前是後周大將。
④周:這裏指五代時的後周。李景:即南唐中主李璟。清流山:山名,在滁州西南二十五裏。
⑤皇甫暉:南唐江州節度使。姚鳳:南唐的一個團練使。
⑥聖人:這裏指宋太祖趙匡胤。
⑦畎畝:田地,田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