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2 / 3)

老子說:“禍莫大於不知足。”一心進取的人有禍了,知足常樂的人有福了。

要過最沒有心計的生活

就像畫中的農民,幹活餓了就扛著鋤頭回家跑。沒什麼可擔心的,沒什麼可算計的。

老子說:“虛其心,實其腹。”即此。

開門見山

並非山被關在門外,而是你被關在門內。隻要你推開這扇門,就看見山,就沒有內外,自有一番明白。

《老子》問:“天門開闔,能為雌乎?明白四達,能無知乎?”老子的意思是要為雌,要無知。“無知”則容易接受大道,有知則堵塞心智。人先倒空,才好吸收。“為雌”在此不是甘為下的意思,指等待有人來打開。門比開門的人更有智慧。人要開門才能見山,門卻時時刻刻都看見山。

【鏈接解讀】

《老子·四十九章》

聖人無心,以百姓心為心。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聖人在天下也,怵怵焉。

為天下,渾其心。

百姓皆注其耳目,聖人皆孩之。

老子說:

聖人沒有心。不是沒有心,而是以百姓的心為心,想人所想。善人我也善待他,不善的人我也善待他,就得到了善。講信用的人我相信他,不講信用的人我也相信他,就得到了信。聖人處天下,不敢不害怕。聖人治天下,反倒不害怕了,隻是一個求清靜。人個個都有私心,專注於自己的耳朵聽到的、眼睛看到的,唉,聖人引導他們回歸自然,乃至清靜無為,就像對小孩子一樣。

“心”,思想。

“聖人無心”,聖人沒有思想,也沒有智慧,有的隻是一片自由狀態與自然狀態。

“百姓心”,即常人心,即做人求虛榮,做事求成功,等種種貪婪欲望。

“怵怵”,音chùchù,害怕。

“渾其心”,淡其心。“渾”,渾沌,即清靜無為的自然狀態。

“注其耳目”,關注自身感受,指身陷小我,不能自拔。

“孩之”,把他當小孩。孩,動詞,以之為孩。

老子這段話主要講聖人與常人之間是個引導與被引導的關係。聖人引導常人,回歸自然,投身大道。聖人想獲得引導常人的資格,就要包容。常人有心(有私心)、常人不善、常人不信(不講信用)、常人隻管自個,這些人性不好的一麵聖人統統包容。

不是改正他,而是包容他。

好比江河不會把地麵清洗幹淨再流過去,而是什麼地方都流。

老子將所有人一視同仁

人可以是人。人隻能是人。人畢竟是人。

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

十三人生當以有情始,絕情終

絕情是殘酷的,但比起陷入情中不能自拔就輕得多。人生當以有情始,絕情終。這樣你才能解救自己,成全他人。

老子說:“不見可欲,使心不亂。”(《老子·三章》)——不去見心裏想見的,強行使自己心不亂。再揪心的事,眼不見心不煩。不見、不理、不管、不在乎,這“四不主義”實是做人絕學!

絕情是殘酷的,但比起陷入情中不能自拔就輕得多。人生當以有情始,絕情終。這樣你才能解救自己,成全他人。

老子說:“不見可欲,使心不亂。”(《老子·三章》)——不去見心裏想見的,強行使自己心不亂。再揪心的事,眼不見心不煩。不見、不理、不管、不在乎,這“四不主義”實是做人絕學!

蘇舜欽《宿華嚴寺詩》:

危構崔嵬出太虛,坐看斜日墮平蕪。白煙覆地澄江闊,皎月當天尺璧孤。疏磬悲吟來竹閣,青燈寂寞照吟軀。老僧怪我何為者,說盡興亡涕淚俱。

我又看見一個古人在我麵前流淚了,但這又有什麼稀奇?古人的淚是淚,難道今人的淚不是淚?閱盡今人淚,還笑古人癡。

古人給我最大的教益是“情”,給我最大的麻煩也是情。我曾在很多文章上、很多書上、很多場合中推銷過中國的“性情傳統”,鼓吹不已,人莫不煩,而我自以為有意思。

其實誤矣。

有情不如無情。

多情不如絕情。

正好比一束花不如一塊石頭長久。

日本有個搞建築的在一片繁花茂盛的櫻花林中搞了一座房子,裏麵有庭院,卻絕無花木,也無草坪,有的是一片砂石,明淨空靈,人一到此地,立刻由繁華入冷清,大有情趣。這座房子被日本人評為該年度建築設計之冠,日本人的禪學修為畢竟不淺。

我的老家原名“破橋”,這個名字怪吧?其實也不怪,因為那裏本來就有一座殘破的大石橋。也不是古橋,反正就是一座天天被人踩的破石橋。

我甚愛這破石橋,甚愛那橋下之水,橋邊之竹,還有那橋頭的一棵大黃桷樹。那棵大黃桷樹也不是古樹,反正就是一棵樹。你要問有多大?桌子大。多高?梯子那麼高。很多小孩都拜記給這棵樹當幹兒子,小名就叫“黃桷”。

我甚愛那黃桷樹,但後來它被砍時我竟也沒有多大惋惜。這是無情,還是有情極了,以至並不在乎它的存在?!

陝北民歌有一句:“麵對麵還想你。”“想你”,說明你並不在我麵前。那在我麵前的是什麼?是你。雖然是你,但還想你。這是不是很怪?一點都不怪。怪隻怪你沒經曆過這種事情。

正因為有情極了,以至並不當她存在!

有情的至極是無情。

多情的最高境界是絕情。

絕情是殘酷的,但比起陷入情中不能自拔就輕得多。

人生當以有情始,絕情終。這樣你才能解救自己,成全他人。

魔鬼說——

我隻要你的肉體就可以了,高貴的靈魂留給你吧。

天使說——

就像芳草守望斜陽,我永遠守望你的美麗。我知道你並不因我而存在,我還是不能沒有你。但你是永恒的,我是短暫的,因此我隻有先離開你,通過死亡的方式與你同赴永恒。

有情始,絕情終

絕情是殘酷的,但比起陷入情中不能自拔就輕得多。人生當以有情始,絕情終。這樣你才能解救自己,成全他人。

老子說:“恬淡為上。”看淡情緣,才得真情所在。好飲食都是淡的,好滋味都是淡的。

蘇舜欽垂淚老僧前

蘇舜欽在詩中寫道:“老僧怪我何為者,說盡興亡涕淚俱。”他這淚流得毫無道理,天下興亡你說得盡嗎?任他興亡去,我還是我自己。說“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者真不知何意也!倒賣天下的大盜可以言天下,天下被賣時你還在夢裏。

老子說:“大道廢,有仁義。”即此。

一束花不如一塊石長久

有情有義比不過無知無覺,無知無覺又比不過不曾存在。當別人當你不存在的那一天,你才會真正擁有她。

老子說:“天地之所以能長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久。”即此。一束花自生自滅,不如一塊石不生不滅。

隻有砂石

有個日本人在後院鋤掉了一切花花草草,隻鋪上一片厚厚的砂石,他每日坐臥其上,自得其樂。該設計被日本園林界普遍稱讚。空無勝滿有,最享受的是清爽,不是繁華。

老子說:“當其無有,車之用也。”講車輪要空,才有用。如果是一個實心木盤,必不能快。空是自己空,從而能裝外物。如果自己不空,外物就進不來,就不能為大。

我所愛的破橋